是啊,王嫂每天都能開心的原因是一家三口的團聚,她認為這就是幸福。
單單在表麵上看這個家貧窮而艱難,可是往深處挖掘,正如王嫂所說一家三口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在,這就是幸福。幸福永遠是生活中注入力量的源泉,隻有感受得到幸福的女人才有能力去更好的生活,從而擁有遠大的目標與理想去創造欲望和激情,並且挖掘自身的潛能成就一番輝煌的生活。
幸福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可謂幸福麵前人人平等,但這隻是幸福給予女人的一次機會,是否能抓住幸福還需女人努力去挖掘。隻要在幸福到來之際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奮力挖掘才能夠體會和感受幸福更深一層的意思,找到幸福的本源。
中央台的《實話實說》曾播出一個外籍女孩嫁到中國的故事:
這個外籍女孩家庭條件優越,為了愛情她嫁到了中國一個偏僻的小村莊,並有滋有味地過著幸福的生活,這個女孩就是亞美尼亞的努內。
年輕漂亮的努內在亞美尼亞一家醫院從事護士工作。一天,努內所負責的病區來了一個中國小夥子,這個小夥子來亞美尼亞打工,不幸患了重病需要住院治療。努內對中國小夥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熱情的照料讓小夥子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這個異國女孩,而努內也喜歡上了這位中國小夥。
努內的家裏十分富有,妹妹嫁給了一位富有的商人,但是妹妹卻並不幸福,這對努內刺激很深。她問妹妹:“我如果嫁給一個靠勞動生活的男人,婚後過著清貧的日子,你怎麼看?”
妹妹斬釘截鐵地說:“如果你們真的相愛,清貧的日子中也能挖掘到幸福。有愛才會有幸福,有愛才能挖掘幸福。”
就這樣,努內和中國小夥子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不久,他們的孩子出生了。丈夫太想念家鄉了,於是他們一家三口便回到了中國。
當努內來到丈夫家門口的時候,她被驚呆了。低矮的房子,坑坑窪窪的土路,簡陋的設施,生長在富裕家庭的努內不敢想象今後的日子該怎樣過下去。不過渴望幸福、珍惜愛情的努內暗自下定決心,不論環境怎樣艱苦,一定要好好過日子,維護住家庭的幸福。
漸漸地,努內喜歡上了這個村莊,她在純樸的民風中找到了幸福,在辛勤勞作中找到幸福,在黃土地中找到了幸福,努內沒有依靠任何人,僅憑勤勞的雙手改變了家中的麵貌。院子內的一草一木都是努內的心血,家中一磚一瓦都是努內的傑作。就這樣,努內從年輕的女子轉變為成熟的中年女人,時間改變了女人的容顏,卻沒改變努內家中幸福的旋律。
當《實話實說》欄目組前去采訪努內時,努內驕傲地指著房間內一家三口的全家福幸福地笑了。
當被問及是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挖掘幸福的時候,努內一臉陽光地說:“幸福就在自己身邊,也在自己的手中,但是幸福需要女人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挖掘,自己去創造。有個相互恩愛的人,兩個人共同去創造明天的美好生活;有個可愛活潑的孩子,承載著未來的希望。這就是我的幸福,我的幸福不是從天而降,而是我自己在內心深處挖掘出來的。”
是啊,誰的幸福都不是從天而降的,想要擁有幸福,就要善於挖掘。這種樸實的幸福觀應該引起眾多女人的共鳴。
沒有誰命中注定是不幸的,每個女人身上都擁有幸福的潛質,幸福女人和不幸女人的區別隻是在於她能否挖掘深處的幸福源泉,將幸福拓深、拓寬,讓幸福感不斷升華擴大。
第40件事:感恩生活
在我們的生命中,雖然會遭遇困難、不幸、疾病和一係列不可預知的挫折,但是這些相對於我們美好的生活來說,隻能算是一個小插曲。在曆史的長河中,真、善、善才是生活的主流,所以人類才能進步,社會才能發展。事實上,整個社會每一天的良性運轉,我們現在每一天的生活,都在依賴別人的默默付出和奉獻,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激,感激生命中的一切。
珍惜擁有的一切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上,一共有兩種窮人——富有的窮人和沒有錢的窮人。其實,充實的感覺和對物質財富擁有的多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卻和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質、生命喜樂、生命特性有關。所有這些東西,隻有通過靜心,才可能感受到其中的深意。
女人,要“活在當下”,珍惜擁有的一切!
在通信公司上班的瑪麗,常年加班,屬於那種忙得要飛起來的“瞎忙族”。
有時候,瑪麗覺得自己就像一個陀螺一樣,不停地轉,即使下班回家了,身體躺在舒適的沙發或床上,但腦子裏還在轉。不是想生活中的事情,就是在想工作上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