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包容即善良:是善待別人更是善待自己(3)(1 / 2)

殺子之恨,痛入心肺。這對美國夫婦有痛苦,有憤恨。但他們並沒有一味地感情用事,而是在理智的驅使下,為意大利人做出了一份貢獻。這就是包容的力量及魅力。

法國文豪巴爾紮克曾經寫道:世上所有德行高尚的聖人,都能忍受凡人的刻薄和侮辱。實際上,相對於表麵迎合你的人,那些刻薄的人更有益於你的進步。因為他們的言行雖然有些尖酸刻薄,然而卻能夠讓你學到寬容。

當你心懷包容之心的時候,便會明白人生因殘缺而豁達,因坎坷而大度。包容會令你提煉人性的弱點,走出生命的困境,由此你將會成為生活的智者。

南非首任黑人總統曼德拉曾經被關押在羅本島總集中營的一個“鐵皮房”裏。每天白天他要打石頭,將采石場采的大石塊打碎成石料。有時,他還要從冰冷的海水裏撈取海帶。在采石灰的過程中,每天他要早起排隊到采石場,腳鐐被解開後,進入一個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鎬與鐵鍬挖掘石灰石。

然而當曼德拉被釋放後,於1991年當選為南非總統,此時早已年邁的曼德拉在他的總統就職典禮上,向那三個曾關押他的看守恭敬地致敬,在場的人對此無不為之感動。在場的那些人,就包括美國特使團成員之一——當時身為美國第一夫人的希拉裏。

那時,希拉裏受到白水案的牽連,受到了美國司法部門的調查,新聞媒體也不時對她進行肆意的攻擊。

希拉裏向曼德拉問道:“怎麼才能在激流險壑、風雲莫測的政治鬥爭中保持一顆博大、包容的心呢?”

曼德拉告訴希拉裏,自己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更是非常暴躁,監獄的生活卻讓他學會了掌控情緒,因而才得以活了下來。牢獄生涯給了他時間和激勵,讓他學會了怎麼去處理自己遭遇苦難時的痛苦。他還說,感恩和包容常常是來自於痛苦與磨難,必須以極大的毅力進行訓練。

曼德拉以自己獲釋出獄當天心情說道:“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曼德拉博大寬宏、樂觀向上的精神使得希拉裏感動萬分,她從此也嚐試著像曼德拉那樣,以寬宏大度的胸懷去麵對一切苦痛。

俗話說:唯一能終止痛苦記憶的力量是寬容。假如曼德拉常常沉湎於過去的恩怨,心靈難以解脫,精神無法愉悅,給他造成的不僅僅是身心上莫大的傷害,他那反對種族主義,建立一個平等、自由的新南非的堅強信念恐怕也會發生動搖,南非也將會是另一番曆史進程。假如希拉裏不學著以寬容之心麵對生活,那麼或許世界政壇上就少了一個巾幗紅顏。

所以說,學會包容別人,其實就是在提升自己,給別人一個改過的機會,自己也能獲得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

【包容術】

包容是一種涵養,更是一種善待生活和自己的境界。它不但陶冶了人的情操,帶給人心靈上的安寧與恬靜,而且使得心靈在人與人的包容中得到了慰藉與升華。正如雨果所說:“寬容就像清涼的甘露,澆灌了幹涸的心靈;寬容就像不熄的火把,點燃了冰山下將要熄滅的火種;寬容就像一支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

播種善良,才能收獲希望

在人世間,什麼才是最寶貴的東西?雨果說:“善良。善良是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於偉大的人。”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也認為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能夠令盲人“看到”,也能使聾人“聽到”。

善良之心閃爍著如同金子一樣的光芒,如同甘露一樣純潔、晶瑩的水珠。善良的人心胸是寬廣博大的,能容納宇宙萬物,造福億萬蒼生。善良之人常常造福於他人,實際上也是造福自己。因為:“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在待人處事中,要心存善意、向善之美;與人交往,要講究與人為善、樂善好施;對己要求,要謹記獨善其身、善心常駐。一位名人曾說:對眾人而言,唯一的權力是法律;對個人而言,唯一的權力是善良……關於善良,有千萬種表達方式,下麵這兩則故事更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