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公司的管理者,每月都在每個職員薪水袋中放入自己親筆所寫的慰勞便條。因為常出差,所以很少有機會和職員相處,而想到用這種方法作為溝通的手段。
“這個月時常加班,辛苦你了,因為你的努力,才會有如此好的成績,假日時請在家中好好休養。”
“聽說你的兒子獲得了少年體操比賽的好名次,真是了不起的孩子,一定會有出息的。”
在薪水袋中增加這樣的留言,職員會怎麼想呢?應該會感激——“啊!老板總是那麼關心我的事情呢!”
這種天真生活中的人性關懷,會衍生出良好的人際關係,而這合為一體的瞬間,會產生好幾倍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就能招來成功。
早在耶穌基督誕生前100年,就曾有一名羅馬詩人說過:“隻有付出我們的關懷,別人才有可能反過來關懷我們。”也就是說,若想人人為我,必先我為人人!而在你為別人真誠付出後,你才會發現,你的收獲要遠遠比你的付出多得多。
讓一部分人滿意就足夠了
當你做出一些成績時,總會迎來兩麵性的評價。一種評價可以讓你更加振奮,而另外一種評價則會讓你灰心。每個人對待事物都會有個人的感覺,都會根據自己的想法來看待世界。所以,不要試圖讓所有的人都對你滿意,否則你將永遠也得不到快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完美的維納斯。也就是說,不同的人對待同一個事情會有不同的看法,別人指責的地方,說不定到了另外的人眼中反倒成了經典。所以不管做什麼,隻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醜惡的東西,另一些人卻認為是美好的。
無論做任何事,你不能使每個人都滿意,不能苛求得到所有人的掌聲。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問題的標準和角度。為了獲得別人的支持,你可以盡量遷就別人的要求,但是你不能期望每個人對你都滿意。不管你正在做什麼,打算怎麼做,總有人對你表示失望。如果非要顧及每個人的感覺、看法,隻能造成你的失敗。在涉及你自己追求的目標和做事方式等問題上,你不必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要學會相信你自己。
其實,我們周圍的世界是錯綜複雜的,我們所麵對的人和事總是多方麵、多角度、多層次的。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所感知的經驗現實中,別人不可能完全反映你的本來麵目和完整形象。對你來說,別人對你的反映或許是多棱鏡,甚至有可能是讓你扭曲變形的哈哈鏡,你怎麼能期望讓人人都滿意呢?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遇見類似的事情。無論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即便你做得近乎完美,就算你在奧運會上拿了金牌,就算你已經是世界級的明星了,也會有人不喜歡你,還會有人向你發出噓聲,甚至扔臭雞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你不能強求他們保持統一的思想。就像你做了一件善事,引起身邊同事們的注意時,會聽到各種截然不同的評論:張三說你做得好,大公無私;李四說你野心勃勃,一心想往上爬;上司讚你有愛心,值得表揚;下屬則說你在做個人宣傳……總之,各種各樣的議論都會出現。
人生在世,最大的困擾就是沉迷在別人的看法中,顧及所有人的感受,期望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讓自己感到無所適從。要知道完美的東西就像是海市蜃樓般虛無而縹緲。我們本來就無法做到盡善盡美、盡如人意,所以我們做事但求無愧於心就行了。
前方永遠是未知的,總得有人去嚐試。所以當你下定決心去嚐試時,千萬不要抱著所有人都支持你,所有人都滿意你的想法,因為那樣隻會給你增加更多的心理負擔。我們去嚐試一件很多人都認為不可能的探索時,永遠得記住一句話——讓一部分人滿意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