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開始正式麵談,引導客戶達成協議(1)(1 / 3)

一段精彩的開場白,隻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就要正式麵談了。在這個環節中如果表現不好,前麵做的一切都將功虧一簣。很多銷售員就在這個環節上栽了跟頭,失了訂單。那麼,銷售員在正式和客戶麵談時,應該怎麼做呢?

41.積極回答客戶的提問

一些客戶在麵對銷售員時,潛意識裏要求銷售員把他們當成“上帝”。當他們不斷提問時,他們希望能得到積極、熱情的回答,如果你能滿足客戶的心理需求,就能贏得他們的好感,最後促成你們的合作。

然而,現在很多銷售員都有這樣一種傾向,他們往往過於浮躁,急於求成,對客戶的提問不夠耐心。例如,當客戶接連不斷地提問,又沒有表示出想要合作的意向時,他們常常表現得很消極,有時甚至敷衍客戶。銷售員有這樣的情緒,客戶的心情自然也會受到影響,當然最後也不願意合作了。下麵故事中的艾達就是其中之一。

艾達在繁華的市區開了一家服裝店,她花了很大一筆資金,把店麵裝飾得非常漂亮,並且進購了當季最流行的服裝款式,因此在新店開張時,吸引了不少客戶。但是漸漸地,她的生意越來越冷清,光顧的人越來越少。究其原因就是她不夠耐心。

一次,一個女孩走進店內,開始的時候,艾達非常熱情地接待她。但是女孩總是不停地發問,還常常對某件衣服進行挑剔。這讓艾達很生氣,後來當女孩再提問時,艾達隻是簡單地招呼一聲,便自己忙去了。

女孩逛了一圈,看上了一條漂亮的連衣裙,便問:“老板,這條裙子多少錢?”

艾達冷冷地回答說:“標簽上有價格。”

女孩又問:“我可以試一下嗎?”

艾達不耐煩地說:“試衣間在裏麵。”

女孩看到了艾達消極的情緒,很不高興,但是自己又確實很喜歡那條裙子,便進去試了試,之後問艾達:“老板,我穿這條裙子好看嗎?”

艾達快速地看了一眼說:“還可以。”

“裙子是真絲的嗎?”

“是的。”

“我覺得它的手感不是特別好,怎麼回事?”

艾達非常生氣地說:“你是來買裙子的還是來找茬兒的?”

這樣一說,女孩也生氣了,放下裙子對艾達說:“這就是你對待客戶的方式?我告訴你,你店內的客戶基本上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保證她們以後都不會再來了,當然也包括她們的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

像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過一次,每次當客戶不斷提問時,艾達總是很不耐煩地予以答複。這就是艾達生意冷清的根源。她對客戶不夠耐心,不僅導致客戶的流失,也影響了服裝店的聲譽,因此光顧的人越來越少。

而街頭一家服裝店的生意卻越來越好。

這家店的店主叫凱莉,她的店內沒有華麗的裝潢,但是每天光顧的人卻絡繹不絕,原因就在於她非常耐心、熱情,臉上總是帶著迷人的微笑。

一次,一位母親帶著女兒來逛街,走進了凱莉的服裝店。凱莉熱情地招待她們,母親為女孩挑了幾件衣服,讓女孩去試,女孩一一試過,母親搖搖頭總覺得不滿意,母親讓凱莉介紹,凱莉看著女孩的體型,推薦了幾款流行的連衣裙。母親把衣服的布料、設計的理念等問題問了一遍之後,便讓女兒去試衣服,女兒試完之後,母親仍然覺得不滿意。又讓凱莉推薦,凱莉仍然微笑著介紹,母親仍然不停地發問,凱莉積極應答,沒有表現出任何消極情緒。整個購買的過程超過了兩個小時,但是凱莉絲毫沒有表現出不滿,自始至終都微笑應對。最後,母親幫女兒選中了三套衣服,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其實不僅對這對母女如此,對每一個走進店內的客戶,凱莉都熱情、積極地迎接,即使客戶最終沒有購買衣服,但是卻對凱莉產生了良好的印象,因此客戶們經常會向自己的朋友或家人推薦凱莉的服裝店。所以凱莉店內的生意一直很好。

通過兩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麵對客戶的提問,兩種不同的回答態度,對店內的生意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影響:消極應對,門可羅雀;積極應對,門庭若市。

作為一名銷售員,客戶和你的銷售業績直接掛鉤,所以一定不要得罪客戶,當客戶提問時,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積極回答他們的提問,這樣才有合作的可能。即使沒有談成生意,也會給客戶留下一個好印象,為下一次合作製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