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關鍵在於怎麼問——會提問才會促成交易(2)(1 / 2)

85.提問也要把握好時機

孔子在《論語·季氏》裏說:“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不見顏色而言謂之瞽。”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該說話的時候說了,叫做急躁;應該說話的時候卻不說,叫做隱瞞;不看對方的臉色變化而貿然信口開河,叫做閉著眼睛瞎說。這都是沒有把握好說話時機的表現。

說話,是說者與聽者之間的交流,它要受到各種因素的限製,諸如說話對象、說話時間、周邊環境等。該說時不說,轉瞬即逝的時機會讓你同成功失之交臂。如果不顧及說話對象的心態,不注意周邊的環境氛圍,說話的時機不到卻搶著說,很可能會引起對方的誤解,甚至反感。倘若信口開河亂說一通,後果就會更加嚴重。

銷售過程中,也同樣要把握好說話的時機,尤其是在向客戶提問的時候,如果該提問時不提問,你就無法及時了解到客戶內心的想法;假如你在不該提問的時候提問,那就容易引起客戶的反感;而如果你信口開河,亂提問,不客戶戶的感受,那後果會更加嚴重,輕則對方會直接拒絕你,重則會把你掃地出門。

因此,要想促成銷售,向客戶提問時一定要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努力做到審時度勢,這樣,才能引起客戶的注意,並保持客戶對溝通的興趣。

那麼,如何才能把握好說話的時機呢?一般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有時候,即使銷售人員想向客戶提出問題,也應該等客戶表達完自己的想法之後再提問。過早或過晚提問,都會打斷客戶的思路,並顯得不禮貌,甚至會影響客戶回答問題的興趣。

(2)與銷售無關的一些問題,銷售人員最好能夠在閑暇時間或者在與客戶打招呼等時提出。也就是說,與銷售相關的問題,一定要在拜訪客戶時提出,如果在閑暇時間向客戶提出與銷售相關的問題,會占用客戶的私人時間,令客戶反感。

(3)銷售人員提問的時候要注意客戶的情緒,當客戶情緒高漲的時候,銷售人員可以適當地多問一些問題;而當客戶情緒低落時,則要盡量少問。

(4)銷售過程中,銷售人員與客戶的對話有時會出現矛盾,這時銷售人員不能進一步激化彼此矛盾,否則隻能導致交易的失敗。因此,需要不失時機地轉移話題,提問一些比較輕鬆的話題,選擇在其他的時間,將彼此的矛盾以更冷靜的態度解決,不要急於一時解決。

銷售中,提問時如能注意以上幾點,那麼你就能有效地把握說話的時機,迅速地拉近與客戶的距離,促成自己的推銷。因此,要謹記於心:提問時要把握好時機,管好自己的嘴,學會審時度勢,該提問時提問,該沉默時沉默……隻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真正地問到客戶的心坎裏,繼而順利地與客戶達成交易。

86.有效的銷售提問方式

問話的方法不同,收效自然有大小之分。同樣的話,高明的問法會使人心中喜悅,從而順利地達到預期目的,而愚蠢的人問出來則會貽笑大方,甚至招人厭惡。

餐館裏點菜時,若問服務員:“今天的龍蝦好不好?”這無疑是句廢話,因為他一定會說好,除非你是那裏的常客。而如果你換一種問法:“今天有什麼好的海鮮?”那麼就會有不同的效果,你能夠吃到真正好的海鮮。

因為這兩句問話會引起兩種截然不同的心理反應。前者隻有好或不好兩個答案,服務員為了顧全店家招牌,肯定不會說不好,況且好不好的標準也沒有固定模式。而後者卻定義廣泛,回答甚至可以是:“今天沒有什麼好的海鮮,但今天的烤鴨又肥又嫩,很值得一嚐。”另外,服務員見有人求教於他,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自尊心,自然會比較各種海鮮,把最好的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