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吐氣如蘭:好口才讓你人見人愛(4)(1 / 2)

有時候我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嘮叨”的毛病,我們的初衷也許僅僅是為了提醒別人把事情做好。然而,別人不僅不領情,還會很反感。因為在他們眼裏擺明了就是你認為他們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無論對方是男是女,這都是很傷自尊的。想必你自己也不願意在做事的時候旁邊有個人在那裏指手畫腳吧?所以為了不傷自尊、不傷和氣、不傷感情,你不妨檢查一下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毛病,沒有當然好,如果有,那咱還是早點兒改過來的好。至於怎麼改,看看下麵這幾條對你有沒有幫助吧。

(1)直接說出自己的目的。如果你想吩咐你的同事去幫你做一件事情,那你隻要把自己想要的結果告訴對方就好,不要試圖指導他(她)如何去做,告訴他(她)如果需要幫助可以來找你,然後轉身走開,讓做事的人有充分的主導權。

(2)不要重複講話。如果你提醒對方三次以上而且肯定對方已經聽見,但是他(她)卻依然紋絲不動,那就說明他(她)根本不想做,至少現在不想做。你重複的次數越多,越能讓對方更加堅定跟你對著幹的決心。

(3)少強調“你”字。什麼“你看看你”、“你是怎麼做事的”、“你會不會弄啊”、“說你什麼好呢”、“都是因為你”、“都怪你”,這些帶“你”的加強句會讓人聽了很討厭,因為你把矛頭直接指向了對方,他(她)即使表麵不翻臉,心裏也會不服氣,更別說像你期望的那樣去自我反省了。

(4)遇到不愉快的事要冷靜。遇到事情之後一定要先冷靜下來,不要直接想到誰應該對此負責,然後指責個沒完。不愉快的事情誰也不願意發生,你的批評指責不僅於事無補,而且還會讓對方的內疚感轉化為逆反心理,不如冷靜下來共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更為實際。至於追究責任,可以等以後想好了正確的批評方式再說。

(5)表達采用溫和的方式。當你的同事或者下屬做錯事情時,即使要責怪或者批評,也不要用喋喋不休的埋怨方式,換一種溫和的方式來表達,對方會更願意接受。

(6)時常反省自己。當你意識到自己不知不覺當中話多了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反省,並且馬上停止。如果覺得說得太過就要適時道歉,即使隻是不需要道歉的小事,也要馬上住嘴或者轉移話題。如果嘮叨的是另外一個人,那也要記得提醒自己千萬不要犯這樣的錯誤才是。

其實,嘮叨真的沒有什麼好處,浪費自己的唇舌不算,別人不但不領情,還會心生厭煩,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淑女形象大打折扣,怎麼算都是賠本買賣。作為一個優雅的Office Lady,你可以選擇的表達方式有很多,但是“嘮叨”一定不在選擇之列。記住,你是風華正茂、知性優雅的職業女性,完全沒有必要將自己搞得像得了更年期綜合征那樣,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好好說話才能平易近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都喜歡自覺不自覺地為自己劃分等級和群體,職場當中更是如此。

從心理上講,我們喜歡與那些跟自己相似的人相處,因為這些人和我們一樣都是平凡的人,他們用平實的語言表達平常的感情,這些都讓人感到親切,沒有距離。相反的,如果是一個滿口“之乎者也、學術名詞、哲學法則”的人出現在你麵前,相信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敬而遠之。

所以,作為一個職場女性,無論是時髦張揚的潮女辣妹,還是文雅含蓄的古典美人,如果不想讓自己在職場當中“脫離群眾”,那就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說著隻有自己才能聽懂的話。你的語言直接反映了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別人很容易就能通過你所說的判斷出你跟他是不是同一類型的,從而選擇跟你打成一片或是劃清界限。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職場當中,想必每一個背負著巨大壓力的職業女性都是不願意被孤立的,那麼就請拋棄讓人孤立的言行吧。使用最平實、最通俗的語言去進行交流,因為越是樸實的東西就越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語言的魅力在於它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的工具,可以讓人實現交流的目的。說話要有魅力,要有說服力,平實通俗的語言最有效,辭藻越是華麗,音韻越是複雜,讓人接受起來就越困難。因為多數人並不是很喜歡華麗的辭藻,他們更樂意接受實事求是、簡潔明了的敘事方法。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常常說一些華而不實的語言,大量運用形容詞、描繪性詞語,大量地堆砌辭藻,過度地誇飾等,輕者會讓人有賣弄、浮誇的感覺,嚴重的話,就會讓人感到虛假、不真誠。然而,“誠”又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一旦讓人感到你缺乏誠意,那麼你所說的話就很難讓人信服。如此一來,你說話時所希望達到的目的就無法實現,這就是表達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