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初中快畢業的時候,王勇峰發現做一個好孩子是挺好的事,就認真念書了。到了高中,憑著數學成績進了市重點中學,還進了重點班。
在重點班裏,他們班一共50人,他卻排名40,在這裏他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這時他就有些灰心了,想:“既然不能把學習趕上去,何不好好玩玩呢?”於是他就利用星期天與一些夥伴騎車到處遊逛,這個星期向東走20公裏,下個星期又向西走20公裏,這樣,濟寧附近的山、樹、水他幾乎都見過了。每到一個地方,回來向大人介紹他們去過的地方,很多地大人們竟然都沒聽說過。他越來越感覺到學習是多麼苦燥無味,而到野外是一件多麼令人興奮的事兒。
好奇心和探索意識,使我們不斷獲得新的認識,這種內在的動力是推動個人不斷取得成就的內因。
在王勇峰的高中生活中,惟一讓他感到得意的事就是高一運動會上他參加1500米的比賽,竟然拿了個第一。當時正值冬天,在那次運動會上,好像其他參加比賽的人都沒太把比賽當成回事,上場時還都穿著棉衣、棉褲、大頭棉靴,而隻有王勇峰當時隻穿著單衣單褲,一雙球鞋。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比賽,所以也就非常認真地對待此事。當他一聽到發令槍的響聲就衝了出去,盡管濟寧的冬天很冷,他卻顧不了這些,隻知道玩命地跑,當發現自己遙遙領先,心裏就更高興了,任鼻涕橫飛。當他得到第一名的成績時,感到是多麼幸福,體會到了成就感的滋味。
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要做得足夠的準備。有時,不僅僅是我們的能力使我們成功,而是因為我們的準備。
一看他跑得不錯,學校讓他參加校隊訓練,在那裏每個人都是單衣單褲,所以他的成績也就不再那麼突出了。
個人的發展之所以會呈加速度的發展,那就因為在一個較高的境地,可以得到較多的機會。不過,從點的角度來看,突破性的發展之後,事情的發展又總是漸進的。
可以說,王勇峰是在愉快的東奔西跑中等來的高考。平時他在班裏一直是35名,高考時卻超常發揮,居然考了個17名,上了重點線。王勇峰原來一直都夢想自己能當一個拿破侖那樣的將軍,卻陰差陽錯進了武漢地質學院。不過,在這裏,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將軍夢,他抱著軍事方麵的書苦讀。這使得他的肚子裏藏了許多戰爭故事,大家都喜歡聽他講故事,他也從這種演講中得到了一種豪氣滿胸的煽動性快感。
不一定上什麼專業,就成就什麼樣的事業。上大學隻是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進修的機會和基礎,至於將來真正會從事什麼,你喜歡從事什麼,你自己還擁有足夠的選擇權。
在武漢地質學院,王勇峰跑步的特長得到了強化。第一次參加學校的運動會,他就取得了5000米項的第一名。這之後,他就特別想進校隊,為了達到目的,他就隔三叉五地在院體育教研室門外轉悠。一天,一位體育教研室老師問他:“你想練練嗎?”他說:“當然想!”那位老師就說:“那你就先跟著練吧。”這樣,王勇峰的加入校隊的願望終於如願以償。
功夫不負有心人。隻要你的動機足夠強烈,你的思想和行動足夠主動,你就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隻要你足夠想,你就足夠能。
別人跑1500米,他跑2000米,他喜歡什麼事情都喜歡做到極致,不達到極限決不罷休。這種素質終於使他在後來的登山運動中能夠不斷取得更新、更高的成就。
多付出一點,這樣堅持下去。就可以使自己獲得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就。可事實上,許多人總是想少付出一點,結果,老板不喜歡自己,丟了晉升加薪的機會,甚至丟了工作。如果是對待客戶也這樣,就會招致客戶的批評,久而久之,客戶就會放棄你的產品和服務,選擇別的產品和服務。
校隊的老師看他這麼努力,就宣布正式收他進了校隊,在校隊的長跑裏,王勇峰找到了一種成就感和歸屬感。
堅持不懈才能使自己夢想成真。
個人隻有在集體和團隊中,才能找到自己的準確位置,才能找到成就感到歸屬感。
上了大學以後,王勇峰再不會做那種青春年少式的壞小子了,他決心堅持做個好學生。剛剛入學1個月,他就當了班長。為了當好班長,他開始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遇到有人下自習晚了,或是訓練晚了,他就幫同學把飯打回來放在他的宿舍。由於很多同學不會縫被子,王勇峰還幫同學們縫被子。到了大學二年級,王勇峰以出色的表現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一個能夠為別人著想的人,必須受到眾人的擁戴。
當時,李致新是本班的團支部書記經常喜歡來段山東快書。他經常說:“當的格當,當的格當,扣你二鬥紅高粱。”因此,他也很受大家擁戴。李致新雖然小王勇峰一個年級,兩個人可以說是棋鼓相當。
兩虎相遇,必有一爭。大二那年,學校開運動會,王勇峰報名參加1500米的項目,李致新也決定跑1500米,決心與王勇峰爭個高低上下。作為校隊的長跑隊員,王勇峰跑到最後一圈時,差點兒被李致新超過。好勝心極強的王勇峰急了,立即開始加速,結果,王勇峰拿了第一,許多女生都給他加油,這使他感覺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