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九死一生 譽滿九州的“雙子星座”——李致新與王勇峰(12)(2 / 3)

無論我們從事任何工作和事業,都應該盡可能地保持正確,避免犯下,如果發生錯誤,也不應掩蓋,而應及時修正錯誤。錯誤就像定時炸彈,在未爆發之前,人們總是心存僥幸心理。錯誤所引發的惡果一旦發生,我們就將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錯誤可能存在於我們任何的思想和行為中,可能存在於任何的工作中。

他們不但得到的是錯誤信息,而且在如此需要攀登技術和裝備的山上,他們每個人卻隻有一個安全帶,一個上升器,一個下降器,兩個鐵鎖。當他們在山上用一條50米的繩子倒來倒去的時候,從北京帶來的幾十公斤重的技術裝備還靜靜地躺在山下呢,一直到他們登頂後撤回才運到大本營。

我們所有的資源隻有很好地利用,才有價值,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他們不但不會產生價值,反而會成為我們的負擔。許多時候,我們隻是知道我們需要用什麼,什麼有用,卻不懂得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它們。不知如何最有效地利用,使我們的許多資源白白浪費了,而我們卻又不得為這些未曾發生效用,隻是起了反作用的資源又白白付出了更多的無謂的心血。所以,我們需要經常提醒自己利用和資源的方式是否存在錯誤。

5.七大洲的目標終於完成了

23日中午12點,李致新和王勇峰又翻越了一個20米多高的陡壁,之後是在山脊上一起一伏地行走。李致新說那山簡直是用大片石頭壘起來的,無數個石尖無規則地豎立著,四周的雲霧圍攏上來之後,必須仔細辨認路,否則便是直線下降,降到不知何處去。

腳下是危險的山脊,四周是迷漫的雲霧,在這樣危險的處境中走到下午1點的時候,他們到了那個50米的直壁前,這就是那個有名的5.9級難度的岩壁,來之前,對這個山的了解除了海拔就是這個岩壁,每個登過查亞峰的人都會提到它。互相保護之下,他們越了過去。隨後是五六十米的冰雪和岩石混合地形。即使是混合地形也不用擔心腳下失足,因為氣候的原因,冰雪是極其鬆軟的,手依舊可以抓牢,腳依舊可以踩實,身體以80度的傾斜橫移。

下午1點20分左右,一直埋著頭走在最後的王勇峰突然聽見李致新在喊:“快點上來。”他抬頭看去,李致新他們正坐在一個石頭尖上,王勇峰心想:要是頂峰就好了。他已經不敢相信頂峰就在眼前了,因為這個時刻來得太磨人了,相似的山脊走了一個又一個,相似的岩壁翻了一個又一個,找主峰找得讓人心殫力竭了。李致新又喊:“快上來拍照。”王勇峰這才驚醒:頂峰真的在眼前了。這時候,周圍的能見度隻有15米。

有時候,目標不期而遇。在許多假相中,找到真相,這的確需要知識、經驗和智慧。在目標實現之前,我們總是被無窮無盡的假相迷惑,我們總是被無窮無盡的次要目標所困擾。如何在無窮無盡的假相中發現真相,在無窮無盡的次要目標中發現真正重要的目標,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6.隻有安全下撤了才叫成功

這個澳洲最高峰——查亞峰的頂峰是由犬牙交錯的岩石塔尖一層層壘起來的,並排屹立在山脊上,很難辨認出它們究竟哪一個該是老大,好在離得不遠,相距十幾米。拍照的時候,李致新在鏡頭裏找到了真正的頂峰,上麵有一個金屬紀念牌,它提醒著人們1981年的一樁事件:當時印尼一個登山愛好者向下滑降的時候墜下了山崖。它警告著人們,登頂隻是成功的一半,隻有安全下撤了才叫成功。

如果我們隻關注進取,不去認真思考撤退的事情,我們就不能真正圓滿地實現我們的整體計劃。進取之後,總是連著撤退。一個不懂是撤退的人,是無法繼續實現更高的進取目標的。

在離頂峰還有幾步遠的時候,李致新哭了。以前每一次在展開五星紅旗的那一刻,他都會落淚,這一次他更激動了,他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感了,再走幾步便可以為11年的奮鬥畫上一個句號了,但這幾步卻無論如何也無法跨越11年的風雨,11年,他和王勇峰相伴相隨,從青年走到中年,隻為一個目標:把五星紅旗展開在七大洲的最高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