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變幻的地球環境(1)(2 / 2)

原始海洋

由於幾次主要的大規模的地殼運動,到約距今7億年的元古代晚期,地球上首次出現一個泛大陸(當時僅有的一塊陸地,其麵積很大),周圍被泛大洋包圍著。後來緊接著泛大陸出現分裂,分裂開的大陸發生漂移,到5.7億年前的寒武紀初期時,泛大陸已經分裂成南半球的岡瓦納大陸和北半球的古北美大陸、古歐亞大陸。

到奧陶紀時,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劇烈的海底擴張,海底的山脈隨之隆起,造成海平麵上升,各大陸上出現大規模的海侵。所以當時的古北美大陸和我國大陸上都廣泛地分布著當時的海相沉積及海洋生物。

到了距今3.8億年前後的誌留紀晚期,古歐洲大陸與古北美大陸由於大陸的相向漂移,發生衝撞,即所謂的加裏東運動,致使其間的加裏東海消失,形成新生的加裏東山係,將歐美兩個古大陸連接起來,這也是古生代早期最重要的地殼大規模運動。這個歐美聯合大陸幾乎持續了2億年,直到中生代時期又重新分裂,出現了現在的大西洋。

北半球的勞亞古陸和南半球的岡瓦納大陸。

在南半球與北半球之間,有一個開闊的海域相隔,這個海區,稱為古地中海,或特提斯海。它基本上作東西向延伸。其北側,即北半球諸大陸,合稱為勞亞古陸;南半球的各洲連接在一起,稱為岡瓦納大陸。後來南半球大陸逐漸向北推進,與北半球大陸靠近,甚至碰撞,致使古地中海的範圍逐漸縮小。

古生代晚期的環境

早期古生代將結束的時候,通過加裏東造山運動,陸地麵積擴大,出現了歐洲北美古陸、西伯利亞古陸、中國古陸以及南半球的岡瓦納古陸。各古陸之間,仍存在著一些海洋,成為地殼上的活動地帶。

古生代晚期的地殼活動,也就表現在這些活動帶內。出現許多新生的山係,把原先分隔的幾塊大陸連接起來,陸地麵積進一步擴大,全球基本上形成一塊完整的大陸。這塊大陸稱之為聯合大陸,或泛大陸。

在這聯合大陸之外,是一個完整的海洋,稱為泛大洋。所以,在晚期古生代結束的時候,全世界隻有1個大陸和1個大洋。

在這塊聯合大陸上的地形,大致分為2類:①新生的山係區,高峰峻拔,連綿不絕,就像現在的喜馬拉雅山脈一樣;②原先的古陸地區,則或是丘陵起伏,或是平疇千裏,特別是濱海地帶,還存在大大小小的沼澤湖泊,在那裏生長著繁茂的森林。

當時的氣候環境,北半球比較正常,自赤道帶向北,低緯度海洋上是生物礁的密集地,大陸上則是蒸發岩與紅色岩層的分布區。中緯度地區,是廣漠無際的大片森林,甚至繁殖到北極圈附近。在北極圈範圍內,也未曾發現古冰川遺跡,這說明,北半球整個地區,當時沒有出現過嚴寒的冰天雪地環境。應該來說,當時北半球到處是鬱鬱蔥蔥的森林景觀。

但在南半球,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岡瓦納大陸上出現了規模空前的大陸冰蓋,約1/3的麵積都被冰原覆蓋著,遠遠超過現在的南極洲冰蓋。這個冰蓋經曆的時間也特別久長,估計在1億年以上,至二疊紀才開始慢慢融化消失。所以,如今在南半球各大陸上隨處都能找到當時冰蓋留下的大量遺跡。

中生代的大陸漂移

早在太古代晚期,地球上出現一些島嶼狀的大陸開始,經過幾億年乃至十幾億年的時間,大陸不斷擴大,分散的大陸不斷拚合聯結,到了古生代末期,形成了隻有1個大陸(泛大陸或稱聯合大陸)和1個大洋(泛大洋)的局麵。到了中生代開始,這個泛大陸又向著相反的方向分裂和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