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關於生命起源的學說(1 / 3)

生命的神造說

創造論否認一切的事物是自然形成的說法。它認為哪怕是正在呼吸的空氣,也是需要被創造才得以產生。目前人類正在麵臨各種自然資源枯竭,生態平衡被破壞而帶來的各種災難的情況下,對大自然的駕馭更是感到無能為力。人類無能為力的時候,還能做什麼呢?唯有依靠神。這不是愚昧,而是人的本能就是這樣。從古至今,有很多說法來解釋生命起源的問題。在中世紀的西方,《聖經》描繪的上帝,就有七天造萬物之說。這是在中世紀大家普遍接受的說法。

在《聖經》上說,“起初,神創造天地。”

宇宙初始之時是無邊無際混沌的黑暗,隻有上帝之靈穿行其間。上帝對這無邊的黑暗十分不滿,就輕輕一揮手說:“要有光”,於是世間便有了光。上帝稱“光”為“晝”,稱“黑暗”為“夜”。不久亮光隱去,黑暗重臨。從此,世界就有了晝與夜的交替。這是上帝創世的第一天。

第二天,上帝看到天空中依舊單調乏味,顯得很不痛快,他便說:“天空中要有星體的運轉以區別晝夜限定時節。”於是,天空又布滿了星辰。

第三天,上帝看到大地混沌,便說:“要有蒼穹把水隔開。”於是,天空把水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在天上,稱為雲;一部分在地上,汪洋一片稱為水。

第四天,上帝說:“天下的水應聚集在一起,使旱地顯露。”於是,水便彙聚起來,旱地顯露出來。上帝稱旱地為“陸”,稱聚水的地方為“海”。上帝又說:“陸地上要生出草木,生出能結籽的蔬菜和能結果的樹木。”於是大地生出了草木,出現了各種瓜果蔬菜,籽實累累。整個大地生機盎然。

第五天,上帝說:“水中要有眾多的魚,天空中要有無數的鳥。”於是,世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魚和飛鳥。魚自在地暢遊在水中,鳥自由地翱翔在天空。上帝又說:“地上要有各種動物。”於是,大地上出現了各種野獸和昆蟲,野獸在地上奔跑自如,昆蟲飛舞在花草中。

第六天,上帝看到陽光明媚,大地遼闊,世間一片姹紫嫣紅,獸跳蟲躍,魚遊鳥鳴。上帝十分滿意,便高興地說:“我要照我樣式造人,讓他管理地上的萬物和走獸。”說完,上帝便用泥捏成一個泥人,並朝泥人吹了一口神氣,人便在上帝的手裏誕生了。上帝看到天地萬物井然有序、生生不息,他造的人英俊健壯。他感到很滿意,便在第七天休息下來。

後來,人們按照上帝造世的時間,也把每周分為7天,6天工作,第七天休息。或是5天工作,第六天做自己的事,第七天休息。並把每周的第七天稱為“禮拜天”,用來感謝上帝造世的功德。

這種神造萬物的說法,是我們的先民對於自然想象不理解的一種解釋。在我國也有盤古開天地的說法。

傳說在天地還沒有開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沒有東南西北,也沒有前後左右。就在這樣的世界中,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盤古。巨人盤古在這個“大雞蛋”中一直酣睡了約18000年後醒來,發現周圍一團黑暗,當他睜開蒙矓的睡眼時,眼前除了黑暗還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雞蛋”緊緊包裹著身子,他感到渾身燥熱不堪,呼吸非常困難。天哪!這該死的地方!

盤古盤古不能想象可以在這種環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於是他拔下自己一顆牙齒,把它變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掄起來用力向周圍劈砍。“嘩啦啦啦……”一陣巨響過後,“雞蛋”中一股清新的氣體散發開來,飄飄揚揚升到高處,變成天空;另外一些渾濁的東西緩緩下沉,變成大地。從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變而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隻覺得神清氣爽。

天空高遠,大地遼闊。但盤古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擔心天地會重新合在一起,於是叉開雙腳,穩穩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頭顱,頂住天空,然後施展法術,身體在一天之內變化9次。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1尺,天空就隨之增高1尺,大地也增厚1尺;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1丈,天空就隨之增高1丈,大地也增厚1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