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法混凝法是向水中投加混凝劑,可使汙水中的膠體顆粒失去穩定性,凝聚成大顆粒而下沉。通過混凝法可去除汙水中細分散固體顆粒、乳狀油及膠體物質等。該法可用於降低汙水的濁度和色度,去除多種高分子物質、有機物、某種重金屬毒物(汞、鎘、鉛)和放射性物質等,也可以去除能夠導致富營養化物質如磷等可溶性無機物,此外還能夠改善汙泥的脫水性能。因此,混凝法在工業汙水處理中使用得非常廣泛,既可作為獨立處理工藝,又可與其他處理法配合使用,作為預處理、中間處理或最終處理。目前,常采用的混凝劑有硫酸鋁、堿式氯化鋁、鐵鹽(主要指硫酸亞鐵、三氯化鐵及硫酸鐵)等。當單獨使用混凝劑不能達到應有淨水效果時,為加強混凝過程、節約混凝劑用量,常可同時投加助凝劑。

中和法中和法用於處理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向酸性廢水中投加堿性物質如石灰、氫氧化鈉、石灰石等,使廢水變為中性。對堿性廢水可吹人含有CO2的煙道氣進行中和,也可用其他的酸性物質進行中和。

氧化還原法利用液氯、臭氧、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或利用電解時的陽極反應,將廢水中的有害物質氧化分解為無害物質;利用還原劑或電解時的陰極反應,將廢水中的有害物還原為無害物質,以上方法統稱為氧化還原法。氧化還原方法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實例有:空氣氧化法處理含硫汙水;堿性氯化法處理含氰汙水;臭氧氧化法在進行汙水的除臭、脫色、殺菌以及除酚、氰、鐵、錳,降低汙水的BOD與COD等均有顯著效果。還原法目前主要用於含鉻汙水處理。

物理化學處理法

利用萃取、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等操作過程,處理或回收利用工業廢水的方法可稱為物理化學法。工業廢水在應用物理化學法進行處理或回收利用之前,一般均需先經過預處理,盡量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油類、有害氣體等雜質或調整廢水的pH值,以便提高回收效率及減少損耗。常采用的物理化學法有以下幾種。

萃取(液-液)法萃取法是將不溶於水的溶劑投入汙水之中,使汙水中的溶質溶於溶劑中,然後利用溶劑與水的密度差,將溶劑分離出來。再利用溶劑與溶質的沸點差,將溶質蒸餾回收,再生後的溶劑可循環使用。常采用的萃取設備有脈衝篩板塔、離心萃取機等。

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的固體物質使汙水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被吸附在固體表麵而去除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此法可用於吸附汙水中的酚、汞、鉻、氰等有毒物質,且還有除色、脫臭等作用。吸附法目前多用於汙水的深度處理,吸附操作可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吸附是指在汙水不流動的條件下進行的操作,動態吸附則是在汙水流動條件下進行的吸附操作。汙水處理中多采用動態吸附操作,常用的吸附設備有固定床、移動床和流動床三種方式。

離子交換法離子交換法是用固體物質去除汙水中的某些物質,即利用離子交換劑的離子交換作用來置換汙水中的離子化物質。隨著離子交換樹脂的生產和使用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在回收和處理工業汙水的有毒物質方麵,由於效果良好、操作方便而得到一定的應用。在汙水處理中使用的離子交換劑有無機離子交換劑和有機離子交換劑兩大類。采用離子交換法處理汙水時必須考慮樹脂的選擇性。樹脂對各種離子的交換能力是不同的,交換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各種離子對該種樹脂親和力(又稱選擇性)的大小。目前,離子交換法廣泛用於去除汙水中的雜質,例如去除(回收)汙水中的銅、鎳、鎘、鋅、汞、金、銀、鉑、磷酸、有機物和放射性物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