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汙染的定義

在幹潔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範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當大氣中汙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壞生態係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汙染。在大氣中,大氣外來汙染物的存在並最終構成大氣汙染,是有一定條件的。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作出的定義:大氣汙染通常是指由於人類活動和自然過程引起某種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了足夠的時間並因此危害了人體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環境的現象。

大氣汙染源

關於大氣汙染源的含義,目前還沒有一個通用的確切定義。通常,把向大氣環境排放有害物質而對大氣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和裝置,稱為大氣汙染源。根據大氣汙染的定義可以看出造成大氣汙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了火山活動、山林火災、海嘯、土壤和岩石的風化以及大氣圈的空氣運動等內容。人為因素包括人類的生活活動和生產活動兩個方麵,而生產活動又是造成大氣汙染的主要原因,如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因此,按汙染物的來源可分為天然汙染源和人為汙染源,火山爆發等稱為天然汙染源,由人類活動形成的稱為人為汙染源。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區域。人為因素所造成大氣汙染的汙染源是大氣汙染的主要來源,環境科學領域所研究的大氣汙染主要是針對這一類問題展開的。一般來說,按汙染物發生類型劃分,可以將人為因素引起的大氣汙染分為以下幾種: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生活汙染源;交通汙染源等。這種分類方法是分析汙染物時最常用的方法。

工業汙染源工業汙染源主要包括工業用燃料燃燒排放的廢氣及工業生產過程的排氣等。工業企業是大氣汙染的一個重要來源。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工礦企業排放汙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日益增加,這些當然與工礦企業的性質、規模、工藝過程、原料和產品等多方麵的因素有關。工業汙染源主要是能源的一次和二次利用和燃燒產生汙染,煤和石油的燃燒是造成大氣汙染最根本的原因,是當今世界最為普遍的環境問題之一。能源汙染同樣是我國大氣汙染的主要原因,如排放的大量煙塵、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汙染物。另外工業中的金屬、非金屬和化工的物料加工、輸送、氣體泄漏、液體蒸發等都會產生大氣汙染。火電、冶金、石油化工、水泥、玻璃與陶瓷燒製以及食品加工等是主要工業汙染源。

農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主要包括農用燃料燃燒的廢氣、農業大量使用化肥分解產生的氮氧化物,某些有機氯農藥通過風、揮發而進入大氣中以及農田產生的甲烷等氣體對大氣的汙染。此外,農墾燒荒等活動同樣會產生大量揚塵,極易造成局部汙染。

生活汙染源生活汙染源主要是民用爐灶、供水供熱鍋爐和炊煙(包括路邊燒烤)等過程中的燃料燃燒向大氣中排放煤煙以及垃圾和秸稈焚燒等所造成的大氣汙染,主要汙染物為煙塵和二氧化硫等。這一類汙染數量多、分布廣,對局部地區的大氣影響大,危害有時甚至比工業所產生的汙染還嚴重。

交通汙染源交通汙染源主要是由汽車、火車、輪船、飛機、運載火箭等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汙染物所造成的大氣汙染,排放氣體中主要含氮氧化物、烴類、含鉛化合物、二氧化硫等,其主要原因是汽油、柴油等燃料的燃燒。就目前情況看,排放汙染物最多的還是汽車,一些工業發達的城市中,汽車已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大氣汙染源

。汽車排放廢氣量,與汽車本身的排氣設備狀況、汽車性能、汽車行駛狀態、汽車燃料構成等多種因素有關。瑞典的汽車排放大氣汙染物總量,約占該國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的40%,比任何其他來源都大很多。其他一些交通工具,如船舶、飛機、火車等,雖是小型、分散的,但數量也相當大,流動性來往頻繁,故排出的汙染物總量也是不容忽視的。另外,上述交通工具在運輸、裝卸等過程中還會產生揚塵造成大氣汙染。

其他汙染源此外,核試驗、原子彈爆炸、航天器的廢棄物及毀壞後的碎片垃圾等軍事或科學試驗均可造成大氣層的嚴重汙染危害。采礦、道路施工、建築施工、倉儲等活動同樣會產生大量揚塵,造成局部汙染。

大氣汙染物的上述幾個來源,具體到不同的國家,汙染物的主要來源方向也不相同。根據對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四種主要汙染物的統計表明,我國大氣汙染物主要來源於工業和生活領域的燃料燃燒,其次是工業生產與交通運輸,它們所占的比例分別為70%、20%和10%。我國的燃料構成是以燃煤為主,煤炭消耗約占能源消費的75%,因此煤的燃燒成為我國大氣汙染物的主要來源,同時也形成了我國煤煙型大氣汙染的特點。雖然隨著交通運輸等事業的發展,這種狀況會有所改變,但我國的資源特點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將長期保持。因此,控製煤煙型的大氣汙染是我國大氣汙染防治的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