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胚胎中,一角鯨本有16枚牙齒,但都不發達,至出生時,多數牙齒都退化消失了,僅上頜的兩枚保留下來。
而雌鯨的牙始終隱於上頜之中,隻有雄鯨上頜左側的一枚會破唇而出,像一根長杆伸出嘴外。不過也有人偶然發現有兩枚同時長出的,但數量極少。
生物學特性
雄一角鯨會以長牙互相較量,不論在水中或海麵上,發出的聲音就像兩根術棒互擊。年輕的雄鯨經常嬉戲打鬥,但很少刺戳對方。最強的雄鯨,通常也是長牙最長、最粗者,可以與較多的雌鯨交配。大多數的雌鯨都沒有長牙。一角鯨經常為急速結凍的冰層所困,它們不利用長牙,而是利用以頭部撞出所需的呼吸孔。當雄鯨浮到海麵呼吸時,偶爾可見到長牙,但一般會在水麵以下。
成群的大型雄鯨大都停留在比雌鯨或仔鯨距離岸邊稍遠的外海海域。
習性
作為受保護的北極物種,一角鯨是群居動物,主要生活在大西洋的北端和北冰洋海域,在格陵蘭海也發現少量的一角鯨。因紐特人喜歡獵取一角鯨的長牙、肉和皮。科學家早就知道,一角鯨可以在海裏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下潛大約900米,而且每天多次重複這樣的動作,絕對稱得上是潛水高手。
一角鯨常是雌雄和幼鯨一起活動。從數頭到十幾頭不等,有時也有數百乃至數千頭一起的大群。每年當冰雪消融以後,一角鯨會成群結隊進入海灣覓食、交尾和嬉戲。也正是此刻,它們往往要遭到當地人的捕獵。
經濟意義
鯨油為重要工業原料,肉、尾鰭和背鰭可食用,皮為製革原料,肝髒、胰髒、卵巢和腦下垂體可入藥,骨可製骨粉。
一角鯨最誘人之處,是被稱為“角”的獠牙。當雄鯨性成熟時,這顆牙齒按反時針方向像螺旋一樣朝左扭著向前生長。一角鯨長5~6米,這顆牙可長達3米,它在人們眼中很有神秘色彩。古代歐洲的王公貴族把它看成寶物,用鯨牙做成酒杯以檢驗酒中是否有毒,或用它做家具、飾物以顯示華貴和富有。更有人把它看成靈丹妙藥,用它醫治百病。其實,最終起使用價值的,還是北極地區的愛斯基摩人,他們用它做魚杈和矛頭,用來捕獵。由於人們對鯨牙的迷信,鯨牙價格昂貴,求之難得,同時也成了一角鯨災難的根源。許多人為得到獠牙,對一角鯨大肆獵捕,使其數量大減,以至有關國家不得不采取措施加以保護。
其實,一角鯨真正有實用價值的並非是牙,而是皮肉。它那肥胖的軀體皮下,有5~10厘米厚的脂肪可提煉大量鯨油,北極附近的愛斯基摩人以它為食或用來取暖;它的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人體不可缺少又不能合成的物質。據分析,每100克鯨皮中含維生素C31.8毫克,而一個人每天隻需要50毫克。其他地區的人大多從鮮菜、水果中攝取,北極高寒,果菜奇少,愛斯基摩人就生吃一角鯨的皮和肉來作補充。有人譯出“愛斯基摩”就是“吃生肉”的意思,所以愛斯基摩人吃生肉就不足為奇了。
長牙的用處
事實上,一角鯨的長牙十分脆弱。雌一角鯨也有20厘米長、手指那樣粗的牙杆,不過隱於上頜而不見,當一頭雄性幼一角鯨長到一歲時,左牙便刺破上唇向前翹出,最後長出一根長達3米,基部周長為20厘米、空心、螺旋形的長牙,在自然界獨一無二。
一角鯨的長牙對一角鯨來說起什麼作用呢?對此人們紛紛提出假設或推測:有人說它是進攻或防禦的武器,有人說那是鑿冰用的冰鑿,有人說它是雄性一角鯨的第二性征,有人說它是雄性一角鯨“聲音決鬥”的工具……種種猜測,目前尚無法實驗證實。不過一角鯨的角的藥用價值卻廣為傳頌並得到認可,一角鯨長牙的價格因此而急劇上升,同時也因此而遭到人類的大量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