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什麼是海洋生態係統(1 / 1)

什麼是海洋生態係統?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得知道什麼是生態係統。生態係統是一架活機器,有結構,有功能,它是指在一定的空間內,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構成了一個互相作用的綜合體,這是一個動態的係統。在這個動態係統中有物質的循環,有能量的流動,猶如一架不需要人操縱的自動機器,自然而然地運轉。

對於海洋生態係統來說,生物群落如相互聯係的動物植物、微生物等是其中的生物成分,而非生物成分即海洋環境,如陽光、空氣、海水、無機鹽等。海洋環境又可劃分為大小不一的範圍,小至一個潮塘,一塊岩礁,一叢海草;大到一個海灣,甚至整個海洋。

這些生態係統機器雖然大小不一,但都有相似的結構和功能,即有物質的循環,有能量的流動。舉一個在海洋中最普通的例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吞海瘙,瘙食海藻,海藻從海水中或海底中吸收陽光及無機鹽等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維持著這個弱肉強食的食物鏈。

但海洋環境中的無機物質又來自何方?這就靠那令人生厭的“分解者”——微生物將大魚、小魚、蝦、瘙及藻的遺體分解掉,使其回歸到周圍環境中去。從哪裏來到哪裏去,這就是生態係統物質循環的一般規律。在這個生態係統中,包括三個成員:無生命的海洋環境(物質和能量),生產者就是海藻等植物;消費者,不管是大魚、小魚、蝦還是海瘙,它們都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質,而隻能靠捕食為生;再就是分解者了,主要是微生物,它們是辛勤的“清道夫”,如果沒有它們,海洋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動植物的排泄物或遺體填滿了。在這個物質循環鏈中,缺少哪個環節都不行,它們相互依存,相互製約,相克相生,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現在日益嚴重的海洋汙染已嚴重威脅到海洋生態係統的平衡,赤潮的頻繁發生,“死海”的不斷出現就是如山鐵證。

物質可以循環,而能量卻不能循環。它隻能從一個環節流向另一個環節,而且隻能是單向的,沒有回頭路。

在上一環節與下一環節之間,將有大量的能量以熱能形式等散失掉,隻有約10%的能量從上一級傳到下一級。

在海洋生態係統中,這個10%可以升高至22%~25%,但能量的遞減是不可避免的,這可用“生態金字塔”來形容。塔基是廣大的勞動群眾——生產者,如海藻,它從海水中吸收太陽輻射能,將之轉化為這個生態係統的能量基礎,所以說海洋浮遊植物是整個海洋生態係統的基礎。事實上陸地生態係統也是如此,但最終驅動整個生物圈生態係統“活機器”運轉的動力卻來自太陽輻射能,塔基以上都是不勞而獲的掠奪者。但它們之間卻充滿了弱肉強食的戰爭,位於塔尖的往往是數量極少,形單影隻的最高統治者,例如一條大魚——鯊魚。

海洋生態係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無外界幹擾的情況下,就會達到一個動態平衡狀態。因此,過度地開采與捕撈海洋生物,就會導致一個環節生物量的減少,這也必然導致下一個相連環節生物數量的減少。如此環環相扣的食物鏈上,一個環節的破壞,就會導致整個食物鏈乃至整個海洋生態係統平衡的破壞,反過來,就會影響捕撈產量。近年來由於魚蝦等水產品的過度捕撈,破壞力超過了生物的繁殖力,使魚蝦等難以大量生存繁殖。這就是今年南海休漁的原因之一。另外,海洋汙染是海洋生態係統平衡失調的一夫“罪魁”。海洋遭受汙染時,首先受到危害的就是海洋動植物,而最終受損的還是人類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