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高山上的雪人(1 / 1)

當今世界還有許多未解之謎,“雪人”傳說應該算是其中頗為引人入勝的一個謎。

在中國,在冰封雪蓋的喜瑪拉雅山區,多年以來一直流傳著關於“雪人”的傳聞。最早的文字記載可能要數清人紀昀所撰的《灤陽消夏錄》了。其一雲:“方桂,烏魯木齊流人子也,嚐牧馬深山,一馬忽返去。躡跡往覓,隔嶺聞嘶聲甚遠。循聲至一幽穀,見數物,似人似獸,周身鱗皴斑駁如古鬆,發蓬蓬如羽葆。目睛突出,色純白,如嵌二雞卵,共按馬身生齧其肉。”另一則收在《姑妄聽之》一書中,雲:“有兩人入藏經商,各乘一騾,山行迷路不辨東西。忽有十餘物自懸崖躍下,他們疑是“丙壩”(劫盜)。走近一看,都有兩米高,身披黃棕色長毛,似人非人,語音難辨,兩人戰栗伏地,以為必死。這些怪物卻無加害之意,反把他們挾住後翻山越嶺,輕捷有如猿猴飛鳥,送至大路旁而去。”

1985年10月,有一個個體牙醫去那曲羌塘一帶為人鑲牙,在乘汽車返回拉薩途中,見一群野驢從山穀中狂奔而出,後麵有一棕色的怪獸緊追不舍。野驢放蹄疾馳時,最高時速達每小時近百裏。不一會兒,一頭落伍的野驢竟被它攫去。

在中國西藏地區,有的藏民把雪人叫做“崗拉倉姆吉”,意即雪山上的野人。據說雪人體型高大,可達2米左右,全身披淺灰色的長毛,頭發為棕黃色;直立行走,快捷如飛;以挖食草根,捕捉雪免、雪雞等小動物為生,力大驚人,敢與凶猛的灰熊搏鬥。因為它生活在雪山之上的懸崖絕壁、冰川雪嶺之中,毛色又幾乎與積雪、荊芥相混,發現實屬不易,兼之它極為機靈,一有響動就飛速避匿,所以盡管在人類史上目擊“雪人”事件屢見不鮮,但真正拍下“雪人”照片和捕獲“雪人”的事並不多。

1986年,美國隱居動物學家安·烏爾德裏茲率領的一支考察隊在喜馬拉雅山上考察時,在海拔3000米高度突遇一個“雪人”,並將它拍攝下來。這張珍貴的照片是在黃昏時拍得的,所以尚未使“雪人”的真麵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盡管這張“雪人”的照片不太清楚,卻可以說明,這種身高約2米,渾身長滿深色毛發的類人生物是客觀存在的。

前不久,由英國人類學家和隱居動物學家仲·沃勒格爾和尤·斯科特率領的一支科學考察隊,在挪威斯匹次皮爾根群島的一個山區考察時,意外捕獲了一個“雪人”。科學家們讓它在蘇格蘭北部一個荒無人煙的農場裏生活,專門指派一個叫麥莉的保姆照管。

這個“雪人”身高2.14米,體重98千克,腳掌長0.54米。他雖然身體看似枯瘦,卻是一個肌肉發達而強健的大力士。它的手臂很長,能垂至膝蓋,周身長滿淺棕紅色毛發。目前,這個“雪人”已習慣吃現代人類的食物。然而,麥莉保姆遇到的最大難題,是這個“雪人”不習慣上廁所,總是隨地大小便。要是把它關進衛生間,它就會野蠻地狂叫起來,咬牙切齒地暴跳如雷。

研究人員計劃讓這個“雪人”在這個農場呆上約一年的時間,隻有讓它度過這一適應期,才能使它在沒有任何心理傷害的情況下與眾人見麵。屆時科學家將對其進行全麵的研究和馴化,使其逐步適應現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