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著成百萬英畝雨林的蘇門答臘島位於印度尼西亞,是猩猩、太陽熊與長臂猿的故鄉。而島上的許多居民還在談論著生活在森林中的另一種不同尋常的動物:“小人”(OMG—PENDEK)。
據說“小人”身高在2.5~5英尺之間,身上披著短黑毛,脖頸後麵長著濃密的鬃毛,有時這些鬃毛能一直延伸到背上。它們的上肢比一般猿類動物要短,而且與蘇門答臘島上其他猿類不同的是,它們更喜歡在地上行走而不是在樹上攀援。“小人”留下的腳印很像是人類的小孩留下的,隻是更寬一些。它們以水果和小動物為食。
目擊者們常常說“小人”與人類看起來太相近了。居住在當地的一個名叫範·荷爾瓦丹的荷蘭人說,他曾於1923年10月遇到過這種動物。盡管他當時隨身帶著來複槍並且是一個有經驗的獵人,“最終卻沒有扣響扳機。我突然覺得我正在犯一起謀殺罪。”他觀察到“這隻動物的臉部呈褐色,幾乎沒有什麼毛,前額絕說不上低。一對黑黑的眼眼靈活地轉動著,十分可愛,就像人的一樣。鼻子有些寬,鼻孔有些大,但說不上蠢笨。嘴唇很正常,但嘴巴在張開時卻很寬。它的犬齒不時地顯露出來,顯得有些大,比人類的要發達得多。我所能看到的它的右耳與人類的特別像。手背上有少許毛。”範·荷爾瓦丹相信,他所看到的那隻動物是雌性的,她大約有5英尺高。
靈長類動物學家們因為一直沒有見到過一隻活著的或死去的標本,他們絕大多數對此類目擊案均持否定態度,認為這不過是個騙局或是把猩猩或長臂猿錯當成了一個新物種。一些曾被認為是“小人”留下的腳印最後也被證明是太陽熊之類的動物留下的。
1989年夏,英國旅行作家德博拉·馬特來到了蘇門答臘西南部的雨林中。在那裏,她的向導告訴了她有關“小人”的事情並指出在哪裏能夠找到它。馬特對此表示懷疑,於是向導就把自己的兩次目擊經曆告訴了她。
吃驚之餘,馬特開始訪問這一地區的居民並收集了許多目擊報告。“所有的報告都有一共同點,即這種動物有著大而突出的肚皮,這在以前有關這種動物的報告中是沒有的”她寫道。一些報告說那“小人”身上的鬃毛是深黃或茶褐色,另一些則說是黑或深灰色。馬特提醒這些目擊者說他們所見的動物可能是猩猩、長臂猿或太陽熊之類的,但他們堅決否認了這一點。
馬特聽說葛林芝山南部地區經常能看到這種動物,就隻身前往。盡管她沒能親眼看到,卻發現了一些足跡。“每個腳印的輪廓都很清晰,連大拇趾與4個小趾都那麼清清楚楚。大拇趾的位置與人腳上大拇趾的位置是一樣的。”每個腳印長約6英寸,腳趾處寬約4英寸。馬特補充說,“如果我當時的位置靠近一處村莊的話,我一定會以為這些腳印是由一個7歲左右的健康孩子留下的。隻是大拇趾即使對於一個習慣於不穿鞋的人來說,也顯得有些太寬了。”
由於下著雨,光線也很差,馬特拍攝的這些腳印的照片效果不好。但她還是設法製作了一個石膏印模並帶往森林公園的總部。公園的主任原來一直不在意有關“小人”的報告,他對馬特說,當地人頭腦太“簡單”了。但當他與工人們看到馬特的石膏模時,他承認這是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動物。
不幸的是,這個石膏模——這次事件最重要的證據——被送往印度尼西亞國家公園管理局之後,就再也沒被見到或聽到過。馬特不斷努力爭取對這個石膏模進行鑒定或至少能拿回來,但最終都失敗了。
馬特希望能繼續進行調查。她有八成的把握確信“小人”生活在蘇門答臘西南部的雨林中。而且她確信“小人”是一種陸居且善於躲避的生物,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小人”逃過了動物學家們的注意,而隻有當地居民才知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