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的分類與分布

什麼是紅樹林

紅樹林是一種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所謂的紅樹林是指由紅樹科的植物組成,組成的物種包括草本、藤本紅樹。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塗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係。

紅樹林的分類

紅樹植物是唯一在紅樹林中海灘中生長並經常可受到潮汐浸潤的潮間帶上的木本植物,包括蕨類植物鹵厥。

半紅樹植物是隻有在洪潮時才受到潮水浸潤,是陸、海都可生長發育的兩棲植物,有露兜、水黃皮、楊葉肖槿、黃槿、海芒果。

紅樹林伴生植物是生長在紅樹林區經常受潮汐浸潤的非木本植物,如一些棕櫚植物和藤本植物(三葉魚藤)。

紅樹科植物是分類上歸屬於紅樹科的植物。紅樹林的組成以紅樹科植物為主,如木欖、海蓮、秋茄、紅樹、紅海欖等。但是還有許多紅樹科植物不是紅樹林的成員,如有些長在陸地上,有些長在高山上,這些即紅樹科非紅樹植物。

紅樹林是發育在特殊環境下的生物群落,因此典型的紅樹林植物種類並不是很多,而由於紅樹林植物可以借助海流傳遍後代,隻要海域相通,相距遙遠的紅樹林可以有相似的組成。

非洲大陸和美洲大陸將熱帶大西洋與熱帶印度洋和熱帶太平洋隔離開來,而熱帶印度洋和熱帶太平洋則海水相通,這樣一來,紅樹林就形成了西方和東方兩大群係。

木欖

熱帶印度洋和熱帶太平洋交界的地方是世界上麵積最大的群島——南洋群島,具有最漫長的熱帶海岸線,成為東方群係紅樹林的發育中心。南洋群島及附近地區的紅樹林在世界上麵積最大,種類最多,生長得也最茂盛,紅樹林在這裏長成高大的喬木狀,高可達35~40米,與熱帶雨林連成一片,使南洋群島中的很多島嶼從海岸邊到山頂都覆蓋著鬱鬱蔥蔥的森林。

秋茄樹

東方群係在遼闊的熱帶印度洋和熱帶太平洋上分布範圍非常廣,西到非洲的印度洋沿岸,東到太平洋諸島,南到新世紀太陽最先升起的地方——新西蘭的查塔姆群島,北到日本和中國南方的海岸。紅樹林在赤道附近樹木高大,種類繁多,向南北種類減少,樹木也低矮很多。我國是紅樹林的北部邊緣,海南的紅樹林在我國境內是發育最好的,最高可達10~15米,紅樹林的種類與南洋群島很相似,但群落的高度遠不如南洋群島,再向北到福建境內則多呈現矮小的灌木狀,並且隻有寥寥數種。

在亞洲和澳大利亞北部等地的紅樹林分布區域附近還有一類水椰群落,在我國隻見於海南的東南部沿海。水椰群落可以算作一種半紅樹林群落,喜歡生活在半鹹水的環境中,在鹹、淡水相交的河口,河灘地區最常出現。

西方群係紅樹林以美洲的加勒比海,南美洲的北部沿海和非洲的幾內亞灣沿岸為中心,其植物的種類遠比東方群係紅樹林要少,但森林仍然高大茂盛。在南美洲的北部沿海的紅樹林與亞馬孫的熱帶雨林相連,成為這片世界上最遼闊的熱帶森林的一部分。南北美洲在曆史上曾經分開,因此,西方群係紅樹林可以越過美洲大陸到達太平洋東岸,在太平洋諸島的斐濟和湯加等地,西方和東方兩大群係的部分種類可同時出現。

世界上的紅樹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範圍內,共有兩個分布中心,一個在東亞,一個在中南美洲,而以東亞的較為繁茂。我國的紅樹林與東亞的紅樹林是同一類型,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海南、台灣、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紅樹林資源量最豐富,麵積占全國紅樹林麵積的1/3。在太平洋西岸,無論是種類和分布範圍,我國的紅樹林最具有代表性。紅海欖我國紅樹林分布與保護紅樹林是我國的保護物種,近10多年來,先後建立了國家級(3個)、省級(4個)、縣級(8個)紅樹林保護區15個,並製訂了相應的保護法律法規。然而,得到10多種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保護的紅樹林並沒免於刀俎之災。近40年來,特別是最近10多年來,由於圍海造地、圍海養殖、砍伐等人為因素,紅樹林麵積由40年前的42萬公頃減少到146萬公頃,不及世界紅樹林麵積1700萬公頃的千分之一。特別紅樹林是我國保護物種是在《海洋環境保護法》和《國家海域使用管理暫行規定》頒布實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無視國家法規,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紅樹林,包括幾個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壞,其中尤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砍伐紅樹林為甚。全區原有紅樹林22387公頃,到1993年僅剩5654公頃。據不完全統計,廣西近幾年已砍伐和已列入填海造地規劃的(已批準)即將砍伐的紅樹林將達1000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