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麋鹿(2 / 2)

“我們麋鹿族群一直居住在這片山林,與其他蟲獸相比隻能算作弱小,但是我們和人類一樣,幼小時便不再是渾渾噩噩,靠著自己的靈智,少有會成為虎狼食物,在這片山中倒也安穩。

不知從何時起,族中便有神仙修行之說流傳,一直代代相傳,到如今也不知多少年月,族中曆代都有人外出,但卻是一無所獲,空手而回;也有的出去之後便再也沒有回來。

當我漸漸長大後,就開始在族中擇偶成婚。我的丈夫也是相信神仙之說的,它甚至曾經出去過幾次。而且這座山洞就是它一次外出偶然中找到的。

結婚之後我們便離開族群,生活在這裏。沒過多少時間,我們平日汲水的那片山穀中突然出現像您這樣的仙人,之後他經常會出現在哪裏,然後做些莫名奇妙的動作,後來我們聽到他自言自語,才知道那是劍法,我們以為碰到了神仙,也不敢去接近,每天都會躲在遠處,看他靜坐,看他一遍遍練習那套劍法。

當時也不知道時間歲月,隻記得洞前藤蘿枯了三次,又長了三次。後來他一連幾天沒有再出現,我們就一直等,卻再也沒有等到。

那天,我的丈夫要出去尋找,我也跟著去了,我們見過他離去的方向,再觀察些周圍的草木變化,摸索著找了好長時間。

一次,我們在一座山腳下見到一道人影,我們以為是哪位上人,就躲在後麵遠遠跟著。

他步伐極快,很快就消失不見,好在空氣中有他的氣息殘留,我們順著這股氣息爬上那座高山,山很陡很高,後來氣息也消散了,我們就想一直往上爬,累了就原地休息,渴了餓了也隻吃些青草樹葉...

後來我們終於看到人影,雖然穿著一樣,但卻不是那位上人,我們以為這裏應該是神仙的居所,於是我們就天天躲在哪裏,有時看到他們練劍,有時聽到他們說話。

隻是我們依然不知道怎麼修行,後來山上又來了一群小上人,我們有聽到他們背些什麼,隻覺得聽著就很舒服,渾身暖洋洋的。

又過了些天,我突然察覺有了身孕,就和丈夫商量著回家生完孩子再來,當時反正我們已經找到了神仙的居所,以後再來便是。

我們回去後就安心生活,等著孩子的出生。當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看到它突然就可以口吐人言,我丈夫見後堅信是我們耳聽目然之功,沒幾天就要再去,我當時因為有孩子還要照顧,就沒有隨它去。

它後來再也沒有回來,”麋鹿母親幾近哭泣,“後來我不放心,就出去尋找,但是因為孩子也沒有走多遠。

那次我在山下找到一隻幾乎風幹了的殘缺皮毛,可我知道那是它。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可我又能做什麼呢?要是可能的話,我寧願沒有這能力,隻求能和我的丈夫孩子安穩生活。

回來後我就沒有再去過那座仙山。我那時不知道突然之間是怎麼會說話的,後來想著要教孩子才開始思考,雖然不確定,但我認為應該是我在山上聽到那些上人所背誦的東西。”

周陌想來它聽到的應該是《道德經》,隻是這篇經文這有如此神奇?這不過是世間之人所著的經文,他們當時所學也不過是為了識文斷字。

“你可記得他們背誦的內容,”周陌不確定問到。

“不記得,我那時並不會人言,也聽不懂他們背誦的東西,所以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怎麼教孩子。”

周陌皺了皺眉,隨後開始讀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麋鹿先是激動難明,馬上又閉目聆聽,像是陷入沉睡。倒是小麋鹿雖然也在靜靜聽著,但卻沒有那種聽聞神仙大道的沉醉表情。周陌看在眼裏,口中繼續讀道:“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335960878我建的書群,多提意見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