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山穀老樹(1 / 2)

回到房中和蕭山說完,蕭山就迫不及待要告辭離去,周陌已有打算,因此並不阻攔,隻說擺一桌酒菜作送別之意。

這頓飯自然吃得賓主皆歡,周陌又贈他一些丹藥,饒是蕭山粗野漢子,也不禁熱淚盈眶,直到未時已過,才啟程上路。

周陌草草收拾,也結賬尾隨其後。街上依舊熱鬧,各種神像祭祀更是堵塞穿行。

蕭山買了馬匹,匆匆出了東城,一路急走,直到夜色漆黑遇見一座破落神廟,這才入內住腳停歇。

山林間的夜風嗚嗚作響,吹進有半邊大門斜傾的道觀正殿,

大殿之內,已有亮光, “裏麵可方便麼?”

蕭山作江湖口氣,

殿內粗聲粗氣地叫了聲:“做什麼!”

“夜行路人,尋個休憩的地方。”

聽到應聲,蕭山再道一聲謝,才推進去。山風隨他的身形一起刮進來,使得殿內亮光搖晃不定。

周陌神識探入,見一黑臉漢子坐在角落,身邊還有一竹簍,看樣子是個山裏采藥人。

此地已距裕陽城二百裏開外,雖還在秦地,卻已是在荒山野嶺之間,偶爾還能遇上幾個村落,城鎮難得一見,也不比裕陽城繁華富饒。

周陌打算送他離開秦地,反正也順路,然後在找個地方閉關,他現在也急於提升自身實力,畢竟蜀山張奇瑞兩名弟子可還困在妖洞。

荒山也有荒山的好處,很快便找到一處山洞,回身進洞,坐在一方石塊,閉目凝神,神遊八荒,意守玄關,運起玄功,真元起於丹田,升於泥丸,降於背,入於肩,流於肘,抵於腕,至十指尖,然後回入兩腎,降於湧泉,返於丹田,精氣血三寶在周天三萬六千條脈輪中反複流轉。

正所謂氣隨心到,心逐氣穿,心能普照,如行雲流水,無停無滯,進退如意,入乎神妙。周陌垂眉內視,致虛之極,守靜之篤,漸入微茫之境,不見周身真元如雲如霧。

功行九轉,周陌驀然間隻覺一線亮光,繼而出定回神,隻覺通體舒泰,神清氣爽。

周陌剛作突破,真元一時渾厚許多,難免有不適應之處,不僅要洗煉、提純多出來地真元,使之與本身體質緊密結合,無分彼此,到達一種“靈息合意、氣隨念到”的境界。

《洞玄太上真經》總章就記載一篇練氣導引之術,卻有穩固根基,養精蓄元,滋通周身百脈之功效,也是經文中最為精要地部分。

倒是和武者內功修煉有相同之處, 隻是這道家練氣導引之術在梳理真元之便,還要以這股越凝練、壯大的內息遊走周身脈絡,衝開諸多隱脈、秘竅;甚至還會潛移默化改造血液骨骼...能時時修補體內細微病傷,是一種由內而外地療養,以期達到圓滿無損地狀態,比武者內功卻要強出千萬倍。

周陌之所以在修行上一帆風順,沒有遇到什麼關隘或是阻折,與他一直堅持穩紮穩打,不急功近利,貪小便宜脫有莫大幹係。

修行之路,還是要麵麵俱到。不知幾時,山中有狼嚎聲起,周陌方才收斂神思。

走出山洞,見殘月西落,已然快要隱去。此時又遠遠聽見“希律律”一聲馬叫,待周陌到神廟發現人已上路。

這一日午後,終於走出秦國東部最後一座城隘,一眼望去,遠處連綿群山,在雲霧中如同海市蜃樓,水月鏡花。

這是摩天陵, 方圓幾千裏,是秦國與中原各國地分界;奇山兀立,群山連亙,雲遮霧繞,其中凶險重重,也是秦國東部的天然屏障。

此地距摩天陵尚還有幾百裏遠,不過這裏是秦國東部最外圍地一座城鎮,一些通往中原腹地的客商或是行者通常都要在此補給整理,以便能安全翻過摩天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