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崗橫亙在廣州市區北部,是越秀山最西端的一座小山,海拔不高,因其遠看像一隻臥象,故得名象崗。象崗山在很久以前尚處在市郊,秀坡綠樹,是市民遁出鬧市,鬧中取靜的好去處,“象嶺樵歌”還成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但隨著廣州市區麵積的不斷擴大,象崗已經被城市包圍,早已失去了野趣盎然的田園風光,逐漸不為人們所注意。20世紀80年代以來,廣州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久被遺忘的象崗竟又在一夜之間成為許多人注視的焦點,最後是廣東省城建局擁有了在象崗建職工宿舍的權利。施工緊接著展開了,城建局裏的許多職工開始憧憬喜遷新居的幸福時刻,畢竟,小小的象崗雖身處鬧市,但其地勢高曠,還真是一個比較幽靜恬美的去處,在這裏生活居住怎不讓人羨慕呢?!
施工一切順利,巨大的挖掘機和來往穿梭的載重卡車晝夜不停地工作,昔日突兀的象崗日漸變得開闊,再有幾天的努力,這片開闊地就可擴展到可以滿足設計要求的程度。就在這時,挖掘機忽然停止了轟鳴,整個工地頓時平靜下來,以至於周圍已經習慣轟鳴聲的居民全都從夢中驚醒。發生什麼事情了?人們不禁紛紛議論、猜測。第二天、第三天,依舊沒有動工的跡象,卻有小道消息傳出來,說工地上好像發現了古墓,墓很大很大,裏麵充滿了金銀財寶!看來新房子不能建造了。但此後再沒有更準確的消息傳來,直到有一天,居住在附近的居民看到荷槍實彈的警察將工地封鎖,很多戴著眼鏡,好像知識分子、專家模樣的人從車上下來,紛紛擁到象崗工地去。到這時,人們終於知道了確切消息:象崗的確發現了一座古墓,規模很大,規格很高,有關部門對此很重視,專門派考古專家前往察看。
現代化的挖掘機不僅鏟除了土層,致使墓頂的巨大石板裸露,而且其無意的發現,竟然圓了考古隊員多少年來的夢!這一點雖然看似巧合,但翻開中國許多重大考古發現的記錄,你會發現,許多驚人的發現就是在無意中被揭示的,仿佛在冥冥中有一種暗示,將幸運賜給那些無心以求的人,而對追逐者不屑一顧!
這樣的結果使為此付出無數心血的考古學者們哭笑不得。
考古隊員趕赴工地後,一方麵組織警力保護現場,使文物免遭損害;另一方麵,通過巨大石板間的縫隙,派遣隊員進入墓中了解墓室內的情況。很快,一份報告迅速呈報至北京國家文物局:廣州發現一座西漢時期大型墓葬,已經遭到施工破壞,必須立即進行搶救性發掘……
艱難的發掘
為保證發掘的安全,發掘隊在墓的周圍設立了警戒線,一批荷槍實彈的武裝民警24小時站崗放哨、巡邏值班。當時正值盛夏,天氣異常悶熱,氣溫高達36°C以上,濕度接近100%。就是在這樣的酷熱季節裏,考古隊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古墓的發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