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紅樹林的分類與分布(5)(1 / 3)

海洋生態平衡的打破,一般來自兩方麵的原因:一是自然本身的變化,如自然災害。二是來自人類的活動,一類是不合理的、超強度的開發利用海洋生物資源,例如近海區域的漁業濫捕,使海洋漁業資源嚴重衰退;另一類是海洋環境空間不適當地利用,致使海域汙染的發生和生態環境的惡化,例如對沿海濕地的圍墾必然改變海岸形態,降低海岸線的曲折度,危及紅樹林等生物資源,造成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是人類生存條件和生存環境惡化的一個信號,這一趨勢目前還在加速發展的過程中,其影響固然直接危及當代人的利益,但更為主要的是對後代人未來持續發展的積累性後果。因此,隻有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才能真正實現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海洋植物與生態環境的持續性體現在海洋生態過程的可持續與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兩個方麵。海洋生態過程的可持續是建立在海洋生態係統的完整性基礎之上的,即海洋生態係統的構造完整和功能的齊全。隻有維持生態構造的完整性,才能保證海洋生態係統動態過程的正常進行,使海洋生態係統保持平衡。海洋生態過程的可持續是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但人類對海洋資源的強大需求與有限供給之間的矛盾、海洋資源的多用途引發的不同行業之間的競爭以及人類利用海洋資源的觀念、方式和方法,都直接關係到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此,一方麵要正確解決資源質量、可利用量及其潛在影響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麵在利用資源的同時更要注意保護資源種群多樣性、資源遺傳基因多樣性;另外還要在不影響海洋生態係統完整性的前提下整合資源方式,減少資源利用中的衝突和矛盾,提高資源的產出率。

海洋植物與生態環境的協調性首先是海洋資源的利用應與海洋自然生態係統的健康發展保持協調與和諧。

表現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協調;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的協調;陸地係統與海洋係統以及各種利益之間的協調。隻有協調處理好各種關係,才能維護海洋生態係統的健康,保證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海洋植物與生態環境的公平性是當代人之間與世代人之間對海洋環境資源選擇機會的公平性。當代人之間的公平性要求任何一種海洋開發活動不應帶來或造成環境資源破壞,即在同一區域內一些人的生產、流通、消費等活動在資源環境方麵,對沒有參與這些活動的人所產生的有害影響;在不同區域之間,則是一個區域的生產、消費以及與其他區域的交往等活動在環境資源方麵,對其他區域的環境資源產生削弱或危害。世代的公平性要求當代人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應對後代人對海洋資源和環境的利用造成不良影響。

海洋植物資源的開發與應用

海洋植物與生態環境

絢麗多彩的海底世界,不僅生活著數以萬計的各種魚類動物,還生長著各類茂盛的海洋植物呢?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園一般。

由於海洋環境要比陸地上複雜得多,因此,一般的海洋生物要比陸地生物的繁殖力強,它們的求偶方式、繁殖、生殖方式,都非常巧妙。即使是這樣,在眾多的海洋生物群落中,也隻有少數強壯的在適應了其生存環境之後才存活下來。這是因為,在海洋裏,由於光線、壓力、鹽度、海流、潮汐、波浪、營養鹽以及地質等條件的不同,形成了千差萬別的生存環境。

在各種環境中,不管是什麼樣的生物,隻要它活下來,即它對周圍環境產生了驚人的適應能力。當然,這種適應能力不是無限的,當環境由於外來因素發生突然變化時,超過其生物的生理允許限度,這些生物不逃亡,便會死亡。

從另一個方麵看,在眾多的海洋生物群體之間,也有一個相互間適應的生存需要。這種互為依存的生存需要,是在食物鏈關係下生存的。這種關係經曆了漫長的演變和進化過程,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結構,保護著生態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