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 二五二。家母(1 / 2)

韋筠如同謝懷昌成婚後,隻在謝家老宅呆了一個月。她也每天到長房去伺候秦夫人,同吳心繹以禮相待,但這些禮中總透露著陌生的客氣,就像是用行動默默告訴他們,她不會在這個府邸裏久待,所以也不必挑剔她的所作所為。

秦夫人沒有關注她對自己的態度,但卻格外注意她對吳心繹的態度。她時常叫吳心繹帶著韋筠如去忙些內宅事,但後者又從未接受過這方麵的教育,比吳心繹剛嫁來時還要手忙腳亂。

“我不懂這些。”韋筠如對著賬冊發愣,“我不知道該怎麼調派人手,我不如大嫂能幹。”

這些話從富家小姐韋筠如嘴裏說出來,叫吳心繹格外開心,她有時會手把手地教給韋筠如,但更多時候是在她的哀求下將所有事情一人包攬了,等到秦夫人麵前彙報的時候,又替她大說好話。

韋筠如很感激吳心繹,她原先看不起長在內苑裏隻知道嫁人的姑娘,現在才十二分明白女人掌家管業的難處,有時候甚至感歎自己幸虧嫁給了不被指望的庶子,不必去操心這些惱人的瑣碎事。

“大嫂也不是嫁來就這樣的。”謝懷昌的婚假休得愜意,自從知道段祺瑞三造共和背後的真相後,他幾乎已經對北京的國務院完全失望,但廣州的國民黨呢?又一直忙於同各地軍閥搶地盤,看不出什麼施政上的優良之處。

韋筠如不想在鎮江老宅待了,她的一身才學在這裏並沒有什麼用處,甚至不如在上海同婉瀾閑談來得愜意。

“當年大嫂剛嫁過來,太太對他很嚴厲,”謝懷昌私下裏從來不稱秦夫人為母親,“她過得很不開心,又不敢跟大哥講,還在我麵前哭過幾次。”

“太太看起來就那種很嚴厲的婆婆,”韋筠如道,“咱們趕緊回京城吧。”

謝懷昌懶洋洋地躺在搖椅上:“你要是不願意在老宅久待,那就去上海吧,”他說,“我不願回京城。”

韋筠如在外交部上班,而他卻要在保定任職,若是回京城,顯然要兩地分居。

他的事業似乎蒸蒸日下,但韋筠如卻正在外交部如魚得水,陸征祥很喜歡這個聰明機敏的女孩子,允許她隨意翻看自己的外交日記,陸征祥的外國太太跟丈夫持有相同的看法,因此在閑暇之餘,還會教她說點法語和德語。

他們在鎮江消磨了半月,又去上海消磨半月。婉瀾本想將他們安排在客房,但陳暨卻說人家夫婦新婚燕爾,想必更願意自己住,因此撥了些丫頭過去,讓他們住在喬治留下來的空宅子裏。

保定軍校的人打了三四回電話,催謝懷昌早早回校。像是印證他的不良預感一樣,保定軍校正在同失去袁世凱的北京一起走下坡路,校園裏的學生同教官一起感受到這種末日來臨的壓抑氣氛,因此整個學校都焦躁起來。段祺瑞在次年一月往學校空降了一位姓楊的新校長,謝懷昌便又回到副校長的位子上,他對這個安排沒有任何不滿,興許是因為已經對段祺瑞失望了。

民國八年,學校裏的焦躁氣氛達到巔峰,能安心上課的學生基本沒有,在一番頻繁更換校長的命令之後,整個學校徹底失去了主心骨。段祺瑞同曹錕打的難解難分,而南方在唐繼堯的挑撥下,也戰亂頻起,這些擁軍自重的各省都督誰也不聽誰,各自在各自的地盤上施政頒法,從中央到地方,俱是一片混亂。

謝懷昌在這幾年裏像是好了幾十歲,他為維護保定軍校而奔波,不得不去跟各省督軍打交道,但在這亂世裏人情麵子能值幾個錢?利益才是真正能辦事的王牌。

民國八年,直係軍閥將投降後的皖係第十五師官兵駐紮在保定軍校內,引發在校師生的不滿,謝懷昌及時聽課,給學生和老師們放假,親自去同十五師交涉,但師長卻同他玩了一出調虎離山,這邊嗯嗯嗯地說什麼應什麼,那頭卻縱容士兵假裝嘩變,將軍校洗劫一空,還縱火焚燒了校舍房屋。

謝懷昌在保定軍校的威信至此一掃而空,學生們將他認定為賣校的奸賊,校長孫樹林幸災樂禍,還假惺惺地安慰他,說保定軍校已經是窮途末路了,還是及早為自己謀前程要緊。

他知道謝懷昌同吳佩孚有沾親帶故的,現在曹錕取代了段祺瑞,吳佩孚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成一方大軍閥了。

謝懷昌在保定軍校正式停辦的前三個月接到吳佩孚的電話,詢問他日後打算,想來那時候他應該是已經接到了點消息,但是卻沒有告訴謝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