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軟木名品(1 / 3)

1.無華之木——楸木

通常,民間稱不結果的核桃木為“楸”,楸木棕眼排列平淡無華,顏色暗淡,質地鬆軟少光澤,但收縮性很小,可做門芯、桌麵芯等用。它常與高麗木、核桃木搭配使用。另外,楸木比核桃木重量輕,色深,質鬆,棕眼大而分散,這是區別兩者的要點。

楸木是落葉喬木,從生物分類學角度來看,屬木材中紫葳科,梓樹屬。成材後,樹高可達10米多,樹冠呈大圓形或廣卯形,端尖;葉有三尖或五尖,嫩葉及葉柄都是赤色;夏天枝稍有開穗狀的黃綠色細花,果實多軟刺。楸木主要產於我國東北,木材細致,紋理清晰,結構細而勻,耐腐朽強,不變型,不開裂,無異味,常用來製作家具。如現今市場上,用楸木製作的仿古家具麵市以來,以它的堅實耐用、自然環保等特點,受到較多中老年人和成功人士的鍾愛。

據明清兩代史料記載,楸木是當時製作器具的首選木材,世人鑒賞的材料。一般,用其木材製作的明式家具,既具備所有紅木家具的實用、觀賞、保值升值的特點,又沒有紅木因水土不服而已幹裂、變型、開縫等毛病。

此外,楸樹的其他用途有藥用、食用、當飼料用。據《本草綱目》記載:“楸樹葉搗敷瘡腫,煮湯洗膿血。冬取幹葉用之。”還說,“楸樹根、皮煮之湯汁,外塗可治禿瘡、瘺瘡及一切毒腫。”如食用,明代鮑山《野菜博錄》中寫道:“食法,采花炸熟,油鹽調食。或曬幹,炸食,炒食皆可”;用作飼料,宋代蘇軾的《格致粗談》記述:“桐梓二樹,花葉飼豬,立即肥大,且易養。”因而,從以上這些古籍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楸樹在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著多麼重要的地位。

2.君子風範——柏木

柏木盛產於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和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從生物分類學來講,屬於木材中的柏科,柏木屬,有脂材,材質優良,紋理直,結構細,耐腐,可供為建築、製造車船和器具等用材,另還常見於廟宇陵園。

柏木是常綠喬木,一般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石灰岩山地;柏木喜光,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適宜年生長在平均氣溫為13~19℃,年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以上的地區;土壤適應性強,中性、微酸性及鈣質土均能生長,特別在土層淺薄的鈣質紫色土和石灰土上,唯柏木能正常生長;柏木主根淺,側根發達,生長中速,壽命長。通常,根據柏木心材、邊材顏色深淺,材質好壞,加工難易,可將柏木分為油柏、黃心柏和糠柏,此外,人們可在土層深厚的中性或微酸、微堿的紫色土上營造用材林,在幹旱瘠薄土壤上營造以柏木為主的水土保持林。

在我國,柏木栽培曆史悠久,主要產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是石灰岩山地造林的一種極好樹種;它的生長速度很快,木材呈淡黃褐色,細致,有芳香,常用於建築、製作家具等;柏木木材堅韌耐腐,古代軍隊多以此材製作弓箭,為我國國產針葉材中產量最大的樹材;同時,他還是一種優良觀賞樹,其香味可以入藥,柏子可以安神補心。每當人們步入蔥鬱的柏林,望其九曲多姿的枝幹,吸嗅那泌人心脾的幽香,聯想到這些千年古木耐寒長青的品性,極易給人以心靈上的淨化。

柏木在木材中級別很高,由於其色黃、質細、氣馥、耐水,多節疤,因而民間多用它做“柏木筲”。此外,上好的棺木也用柏木,如北京大堡台出土的古代王者諸侯墓葬內著名的“黃腸題湊”,就是用上千根柏木方整齊堆疊而成的圍障,取其香氣而防腐。

3.王者之木——柚木

柚木俗名胭脂木、血樹、麻栗、泰柚,是一種熱帶高大闊葉喬木,對溫度要求較高,多分布於海拔高700~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成材後,一般其高可達高達39~45米,胸徑約1.5米;樹皮呈褐色或灰色,枝四棱形,被星狀毛;葉對生,極大,卵形或橢圓形,背麵密被灰黃色星狀毛;圓錐花序闊大,秋季開花,花為白色,有芳香。通常來講,若人們用手將柚木葉片搓碎,則肯定會有血紅色的染物著色手指,並且一時難以洗淨,正因如此,有人叫它為胭脂樹或血樹,另外,柚木還被人們譽為“萬木之王”,在緬甸、印尼,柚木是屬於國寶級的植物。

柚木是一種喜光樹種,原產地年平均氣溫為20℃~27℃,絕對低溫為2℃,年降雨量1100~3800毫米,幹濕季明顯。同時,它也是一種強陽性樹種,能生長於砂頁岩、花崗岩發育而成的紅壤和赤紅壤上,喜深厚、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此外,也可在無低溫霜凍、易遭風害,但能避風的地方推廣種植。

柚木生長快,萌芽力強,伐後可萌芽更新。一般來說,成材後,樹高可達50米,胸徑2.5米,樹幹通直,小枝四棱形,單葉,交互對生,葉片大,倒卵形,廣橢圓形或圓形;花排成大型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鍾形,5~6個短裂,結果時擴大,卵形或壺形,果球形,密被鏽色毛,藏於宿存的膜質花萼內;樹皮厚0.5~1.0厘米,質軟,易剝離,外皮呈灰褐色;經常有小片狀剝落。內皮呈紅褐色;韌皮纖維發達,層片狀排列。其橫斷麵心邊材區別明顯,一般心材呈金黃褐色,具油性感,而邊材呈黃白色,寬約1.0厘米,生長輪明顯,但不均勻。

通常,柚木木材光澤度好,其中,尤以緬甸產的為最好。一般而言,柚木的主要特點是:油性光亮,材色均一,紋理通直,結構中粗纖維,重量中等,幹縮係數極小(木材中變形係數最小的一種),抗彎曲性好,極耐磨。

一般來說,在日曬雨淋、幹濕變化較大的情況下,柚木不翹不裂;耐水、耐火性強;能抗白蟻和不同海域的海蟲蛀食,極耐腐。幹燥性能良好,膠粘、油漆、上蠟性能好,因含矽,易鈍刀,故加工時切削較難,此外,握釘力佳,綜合性能良好,是世界公認的名貴樹種。

柚木是製造高檔家具、地板、室內外裝飾的最好材料。通常用來製造船、露天建築、橋梁等,其中,尤為適合製造船甲板。另外,它還對多種化學物質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所以適宜作化學工業用的木製品。特別是用於地板,有耐腐、耐磨,光澤亮麗如新,花紋美觀,色調高雅耐看,穩定性好,變形性小的特性,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地板中的極品。

目前市場上的紅木家具,其中有一種便是柚木所製。由於柚木珍貴罕見,葉子又大,材質優秀,價值高,現階段在廣東、福建兩省已開始用其做街道樹木,用以小區綠化、園林點綴及四旁綠化。此外,它甚至成為一種保值商品。

柚木是珍貴的,其成材時間至少需要50年,在自然環境中,最好的產地每畝也隻有1~5棵樹。它還含有極重的油質,這種油質使之保持不變型,且帶有一種特別的香味,能驅蛇、蟲、鼠、蟻等侵害。更為神奇的是它的刨光麵顏色是通過光合作用氧化後而成金黃色,甚而其顏色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變得更加美麗。

4.草花之木——杏木

杏木,又名杏、北梅,從生物分類學角度來講,屬木材中的薔薇科李屬,原產於我國新疆,現已廣泛分布於華北各地。

杏樹是我國一種優良的果樹,屬於落葉喬木。諺語說:“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核桃十五年。”意思是說,杏樹四年就開花結果,得益較早,五年即進入盛果期;它的壽命一般為40~100年不等,素有“長壽樹”的美譽。

成材後,杏樹高一般為5~7米,樹冠多呈向陽開心型,枝條較密,葉片成卵形、闊卵形,葉片邊緣有細鈍的鋸齒,葉背上稍有毛或無毛。

杏樹的果實為圓形,叫杏子,果皮為紅黃色,肉約半厘米厚,其中,杏核有離核、半離核、粘核三種。核麵光滑,邊緣有一條溝,杏核薄而硬,裏麵有杏仁,一般杏仁有甜、苦之分,杏子一般重20~70克,大者可達100克以上。

杏樹適應性強,成年的杏樹皮比較厚,因而可耐零下二三十度的嚴寒。杏樹根係發達,入土很深,大約和樹高相當,這也正是它十分耐寒的原因。

一般來說,杏樹4月上旬萌芽,中旬開花,花期5至7年。通常,每年的杏花一開,山坡上、河岸邊、大路兩側則一片粉白,如紗,似夢,像霧,馥鬱馨香,沁人心脾。等到5月上旬,隨著杏花凋謝,青杏就會高掛枝頭。據觀測,杏樹一年中,有兩次生長高潮,其中,5月上旬出現第一次生長高潮,第二次在7月份,通常都會弱於前次。可以說,杏樹全身都是寶,用途極為廣泛,且經濟價值很高;此外,杏的果實營養豐富,含有多種有機成分和人體所必須的維生素及無機鹽類,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水果。特別是杏果實裏的杏仁特別是營養更豐富,約含蛋白質23%~27%、粗脂肪50%~60%、糖類10%,還含有磷、鐵、鉀、鈣等無機鹽類及多種維生素,為滋補品中的佳品。杏果還有良好的醫療效用,在中草藥中居有重要地位,主治風寒肺病,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清熱解毒。此外,杏樹葉子是很好的家畜飼料,樹皮可提取單寧和杏膠,杏殼是燒製優質活性炭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