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火星“塵暴”(1)(1 / 3)

在火星上,由於大氣非常稀薄,它常常產生強大的“塵暴”,其影響的區域可遍及整個火星。塵暴持續的時間也很長,可把火星弄得幾個月內都是“昏天黑地”的。通常,塵暴發起於火星南半球的“諾阿奇斯”地區。當火星達到近日點時,“諾阿奇斯”地區接受的熱量最多,這就會引起一次大塵暴。因此,按火星繞日周期算,約2個地球年發生一次大塵暴。1971年9月~1972年1月的大塵暴持續了近4個月,當時美國的“水手9號”飛船恰好於1971年11月飛達火星,大塵暴使這艘飛船根本就無法拍照。這次大塵暴是迄今觀測到的最大的一次火星塵暴。

火星塵暴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的解釋是,太陽的輻射加熱起了重要作用,特別是火星運行到近日點,太陽的輻射非常強,引起火星大氣的不穩定,使晝夜溫差加大,而加熱後的火星大氣上升便揚起灰塵。當塵粒升到空中,加熱作用更大、塵粒溫度更高,這又造成熱氣的急速上升。熱氣上升後,別處的大氣就來填補,形成更強勁的地麵風,從而形成更強的塵暴。這樣一來,塵暴的規模和強度不斷升級,甚至蔓延到整個火星,風速最高可達180米/秒。在地球上,12級台風的風速定為35米/秒,而18級的特大台風其風速也不過60米/秒。由此可見火星塵暴的厲害。

然而,火星塵暴的分布很特別,塵暴的發源地多半在火星南半球,特大塵暴發源地更局限在某幾個地區,特別是“諾阿奇斯”地區。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上麵的解釋所說不通的。

實地探測火星是人類登上月球後的又一目標,當人類踏上火星建立基地之後,解開塵暴之謎也許是輕而易舉之事。

金字塔之謎

我們從1976年美國“海盜”1號飛船發回聖多利亞多山的沙漠地區上空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一座高山上,聳立著一塊巨大的五官俱全的人麵石像,從頭頂到下巴足足有16千米長。臉心寬度達14千米,與埃及獅身人麵像——斯芬克斯十分相似。這尊人麵石像似仰望蒼穹,凝神靜思。在人麵像對麵約9千米的地方,還有4座類似金字塔的對稱排列的建築物。

從此,火星“斯芬克斯”便成了爆炸性消息。科學家對人麵像究竟是如何出現在火星的問題,依然非常謹慎。認為這不過是自然侵蝕的結果,由一些自然物質湊巧地形成的,或者是自然物體在光線影響下及陰影的運動造成的。但是,仍有很多人相信“火星人麵”是非自然的,他們宣稱,用精密儀器對照片進行分析,發現人麵石像有非常對稱的眼睛,並且還有瞳孔。霍格倫小組認真分析對比認為,最有說服證據的是“對稱原理”,一個物體正因為符合絕對對稱後才證明其出自人手,而非自然天成。五角大樓製圖和地質學家埃羅爾托倫同樣說:“那種對稱現象自然界根本不存在。”人們繼續對這些照片研究,又有許多發現,火星上的石像不止1座,而有許多座,並且連眼、鼻、嘴,甚至頭發都能看得很清。金字塔同樣有許多座。在火星的南極地區,美國科學家發現有幾何構圖十分方整的結構體,專家們稱之為“印加人城市”。在火星北半球的基道尼亞地區,在類似埃及金字塔東側發現奇特的黑色圈形構成體。還有道路及奇怪的圓形廣場,直徑1千米。道路基本完整,有的道路在修建時特意繞過坑坑窪窪。在火星塵暴漫天的條件下一般道路在5000~10000年內消失無影。估計建成時間不會太長,研究者將火星上金字塔與地球上金字塔作比較,認為兩者相似,火星金字塔的短邊與長邊之比恰恰符合著名的黃金定律,肯定和地球上建立金字塔過程中運用了相同的數字運算。隻是火星上的金字塔高1000米,底邊長1500米。地球之最高的第四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才高146.5米,不過也相當於40層高的摩天大樓了,但它在火星金字塔麵前卻相形見絀。火星照片上那些奇特的圖像都集中在麵積為25平方千米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