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火星“塵暴”(2)(1 / 3)

美國宇航局成立的火星“人麵石”特別研究小組成員認為:古代火星人的滅亡確實是由於遭遇到了某種滅頂之災,而這種災難可能來自於大氣臭氧層的破壞。門森德·伊比特羅結合地球南極出現臭氧空洞的實際說:

“臭氧層一破損,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就會直射到地球上,地球上的生物就會發生皮膚癌,也許很快就會死亡。而更可怕的是,這些有害的紫外線會把水分解成氫和氧。結果,分量輕的氫氣會逃往宇宙空間,長此以往,水就會消失。留下的氧,會使土地酸化,使地表的顏色變紅。火星上那人臉一般的人工建築的眼淚,也許就是向整個宇宙生物發出的警告。”

格裏吉利·林耐爾也認為:“如果現在我們人類不立即停止排放廢氣,防止臭氧層遭到破壞,那麼,我們不久就會走向與火星相同的命運。”

無須贅言,火星巨型人麵建築的眼睛及其古老的電波訊息,既是對昨日火星不幸災變的紀念,也是對今朝地球可能命運的警示,並非杞人憂天。為了防止地球文明重蹈火星文明的覆轍,我們人類必須對此有所準備。

從這個意義上說,1989年7月20日,美國總統布什所宣布的將建成以月球為基地的實現載人飛船火星的宇宙計劃,其內涵是不言而喻的。

水源之謎

1964~1977年,美國對火星發射了“水手號”和“海盜號”兩個係列共8個探測器。1971年11月,“水手”9號對火星全部表麵進行了高分辨率的照相,發現了火星上有寬闊而彎曲的河床。不過,這些河床與轟動一時的運河完全是兩回事。這些幹涸的河床,最長的約1500千米,寬達60千米或更多。主要的大河床分布在赤道地區,大河床和它的支流係統結合,形成脈絡分明的水道係統。還可以觀測到呈淚滴狀的島、沙洲和辮形花紋,支流幾乎全部朝著下坡方向流去。科學家們分析,隻有像水那樣的少黏滯性流體才能造成這種河床,這是天然河床,絕不是“火星人”的運河。

那麼,火星上的河水流到哪裏去了呢?這便成了當代“火星河之謎”。

今天的火星表麵溫度很低,大部分水作為地下冰存在於極冠之中。極稀薄的大氣,使得冰在溫度足夠高時隻能直接升華為水蒸氣,自由流動的河水是無法存在的。

火星河床說明,過去的火星肯定與今日的火星大不相同。有一種假說認為,在火星曆史的早期,頻繁的火山活動噴出了大量氣體,這些濃厚的原始大氣曾經使火星表麵溫暖如春,造成了冰雪融化河水滔滔的景色。後來火山活動減少,火山氣體逐漸分解,火星大氣變得稀薄、幹燥、寒冷,從此,河水幹涸,成為一個荒涼的世界。

另一種假說認為,在火星的曆史早期,自轉軸的傾斜度比現在更大,因而兩極的極冠融化,大量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大量的水蒸發並凝成雨滴在赤道地區落下,形成河流。

當然,對於火星河流的形成還可以提出更多的猜想與假說。然而,科學家們最關心的問題是:滔滔的河水跑到哪裏去了?有人提出,從巨大的江河到今日滴水皆無,這說明火星的氣候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生命之謎

一位天文學家接到了一家報紙編輯的電報,內容是:“請用100字電告: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這位天文學家回電說:“無人知道!”並且重複了50遍。

這件事情,發生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之前。後來,到了1965年7月,美國宇航局首次成功發射的“水手4號”太空探測器,近距離地飛過了火星,並且向地球發回了22幀黑白圖像。這些圖像顯示:這顆神秘的星球上布滿了令人恐怖的深坑。並且顯然和月球一樣,是個完全沒有生命的世界。以後數年中,“水手6號”和“水手7號”也飛過了火星,“水手9號”對火星做了環繞飛行。它們向地球送回了7329幅照片。1976年,“海盜1號”和“海盜2號”進入了長期軌道的飛行,在這期間,它們發回了6萬多幅高質量的圖像,並且將一些登陸車組件放在火星表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