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方便快捷——傳真通信(1 / 2)

傳真通信是將文字、圖表、相片等記錄在紙麵上的靜止圖像,通過掃描和光電變換,變成電信號,經各類信道傳送到目的地,在接收端通過一係列逆變換過程,獲得與發送原稿相似記錄副本的通信方式,它是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非話電信業務。

傳真是基於公共交換電話網絡的電信信號通過設備中轉傳真信號。最近由於科技大迅速發展,電子網絡傳真逐漸成為取代傳真機的新一代通信工具。傳真的主要技術有:掃描技術,記錄技術,同步同相技術,傳輸技術。傳真的通信過程包含掃描,光電變換,圖像信號的傳輸,記錄變換,收信掃描和同步同相。

傳真機的工作原理很簡單,也就是先掃描即將需要發送的文件,並轉化為一係列黑白點信息,這個信息再轉化為聲頻信號並通過傳統電話線進行傳送;接收方的傳真機接收到信號後,會將相應的點信息打印出來,這樣,接收方就會收到一份原發送文件的複印件。需要指出的是,不同類型的傳真機在接收到信號後,打印方式是不同的,但它們的工作原理基本是相同的。

1.靈感來自偶然——傳真通信的發展史

傳真通信是利用掃描和光電變換技術,從發端將文字、圖像、照片等靜態圖像通過有線或無線信道傳送到收端,並在收端以記錄的形式重顯原靜止的圖像的通信方式。

1843年,美國物理學家亞曆山大·貝思根據鍾擺原理發明了傳真。1850年美國的弗·貝克韋爾開始采用“滾筒和絲杆”裝置代替了亞曆山大·貝恩的鍾擺方式,使傳真技術前進了一步。1865年,伊朗人阿巴卡捷裏根據貝恩和貝克韋爾提出的原理,製造出實用的傳真機,並在法國的巴黎、裏昂和馬賽等城市之間進行了傳真通信實驗。可見從發明至今,傳真已經有超過150年的曆史,但它被推廣、普及則是近幾十年的事。在這之前,它的發展非常緩慢,這主要是受到使用條件及其本身技術落後等原因的限製。自本世紀7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相繼在公用電話交換網上開放傳真業務,傳真才得到廣泛的發展。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傳真機標準化的進程和技術的成熟,傳真通信成了發展最快的一種非話業務,概括起來傳真從產生到發展經曆了以下三個階段:

(1)基礎階段(1843~1972年)

這一階段的傳真機基本上采用機械式掃描方式,並大部分使用滾筒式掃描。傳真機的電路部分是采用模擬技術,分立元件。在傳輸方麵則是采用調幅、調頻等低效率的調製技術,且基本上利用專用的有線電路進行低速傳輸。這時傳真的應用範圍也很窄,主要用於新聞、氣象廣播等。

(2)發展普及階段(1972~1980年)

自1969年,特別是1972年以後,由於世界各國相繼允許在公用電話交換網上開放傳真業務,使傳真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傳真技術從模擬發展到了數字,機械式掃描由固體化電子掃描取代,低速傳輸向高速傳輸發展。以文件傳真三類機為代表,它的出現和推廣應用改變了人們對傳真機的傳統看法,加快了傳真通信的發展。此外,傳真的應用範圍也得到了擴大,除用於傳送文件、新聞照片、氣象圖以外,在醫療、印刷、圖書管理、情報谘詢、金融數據、電子郵政等方麵也開始得到應用。

(3)多功能化階段(1980年以後)

這一階段的傳真機不僅作為通信設備獲得了廣泛應用,還在辦公室自動化係統和電子郵政等方麵擔任了重要角色,它將向著綜合處理的終端過渡。現在,已開始和微型計算機相結合,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增加傳真在信息收集、存儲、處理、交換等方麵的功能,逐步納入到綜合業務數字網中去。

網上傳真業務是寬帶網和傳統電話傳真業務的良好結合。通過網上傳真,隻要能接入寬帶網,便可使用電腦直接收發傳真,收發傳真就像收發電子郵件一樣簡單。通過網上傳真係統,用戶可以使用IE瀏覽器直接發送傳真,傳真群發瞬間便可完成。每一個用戶均有一個網上傳真分機號碼,其他用戶可使用普通電話傳真機向網上傳真用戶發傳真。收到傳真後,用戶可以靈活的進行傳真分發、轉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