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曆程都各有不同,在各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中,每個國家走過的路也不盡相同。下麵,我們將各汽車生產主要成員國的發展曆程一一道來。
1.中國汽車發展史
五千多年文明大國經曆了太多的風風雨雨,到1929年5月,讓國人振奮的我國第一輛汽車在沈陽問世,由張學良將軍掌管的遼寧迫擊炮廠製造。張學良讓民生工廠廠長李宜春從美國購進一輛“瑞雪”號整車,作為樣車,再將整車拆卸,然後除發動機後軸、電氣裝置和輪胎等用原車零件外,其他零件都進行重新設計製造,到1931年5月,曆時兩年,我國第一輛汽車終於試製成功,命名為民生牌75型汽車,由此開辟了中國自製汽車的先河。
我國最早進口汽車是在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由匈牙利人李恩時(Leine)將兩輛汽車帶入上海。一輛為涼篷式汽車;另一輛則是折疊式軟篷,其前排為雙輪座席,木製車輪,外麵再包上實心橡膠輪胎。其行駛方向由轉向盤、轉向帶和梯形結構控製,喇叭用手撳,照明用煤油燈。這兩輛車在上海招搖過市,引起一時轟動。
新中國剛成立便決定發展自己的汽車事業。1953年7月第一汽車製造廠動工興建,到1956年7月投產,1957年7月13日我國生產出第一輛載貨的解放牌汽車,又於1958年5月,第一汽車製造廠自行研製設計生產了第一輛與當時政治風雲起伏顛簸、榮辱與共的紅旗牌轎車,被譽為“東方神韻”。幾十年來,我國汽車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汽車生產采用了各種高科技及人性化的安全及便利設施,汲國外汽車科研之精華。不僅秉承了傳統的堅固造型,更具時尚汽車的柔媚風貌,線條流暢,駕乘舒適的“座駕”新寵不斷誕生。
進入21世紀,中國汽車工業在中國加入WTO後,進入到了一個市場規模、生產規模迅速擴大並融入世界汽車工業體係當中。
2.法國汽車發展史
素來充滿著浪漫氣息的法國,富有濃鬱的生活情趣,在汽車發展史上,法國人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早在1769年,世界上第一輛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汽車就試製成功了,它是法國陸軍技術軍官居尼奧在政府支持下研製的,也由此引發了世界性的研究和製造汽車的熱潮。但法國大革命卻緊隨其後,這又使法國的汽車研究中斷了幾十年,直到1828年,巴黎技工學校校長配誇爾才又製造了一輛蒸汽牽引汽車,其獨創的差速器及獨立懸掛係統至今仍在汽車上得到廣泛應用。
1890年,由阿爾芒·標致創立的標致公司生產了法國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一戰”前,標致的年產量達到1.2萬輛,到1939年時年產量達4.8萬輛,而1915年創辦的雪鐵龍汽車公司,在20年代初年產量就突破10萬輛,1928年日產汽車達400輛,占法國汽車產量的1/3.另一創辦於1898年的大型汽車廠家雷諾汽車公司毫不遜色,1914年便形成了大規模生產,並將“一戰”期間因軍火生產籌集到的大量資金投入到汽車生產上來。
“二戰”期間,雷諾公司為德國軍隊提供大量坦克、飛機發動機和其他武器,由於它是為德國法西斯效力,因而戰爭結束後,路易·雷諾被逮捕,雷諾公司被法國政府接管。在政府支持下,雷諾兼並了許多小型汽車公司,到1975年汽車年產量超過150萬輛,成為法國第一大汽車廠商。與此同時,標致汽車公司的產量也在戰後20年內猛增十幾倍,一躍而成為法國第二大汽車公司,到80年代便已超過雷諾而登上榜首。雪鐵龍汽車公司則因經營不善,到1976年被標致汽車公司收購。
到了上世紀80年代,由於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法國汽車工業也連連受挫,就連雷諾也連年虧損,其產量在1984年竟下降到30萬輛,但幾年後雷諾公司便恢複了元氣,1999年3月又收購了日產汽車公司36.8%的股份,產量也很快恢複到以往的229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