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單節機械保溫車——每輛車上均裝有發電和製冷設備,可以單獨發電和製冷,同時也可使用集中供電的電源。
機械保溫車和冰箱保溫車相比,具有以下幾種優勢:
(1)全車能均勻地保持規定的溫度和濕度,且比較容易調節與控製,可以充分保證貨物運輸質量。
(2)運用中不需要加冰及加冰設備,節省資金,並且可以加速車輛周轉,降低運輸成本。
(3)不受運輸路程長短和運輸中車輛停留時間的限製,能保證貨物安全送達。
BSY型4節式冷凍板保溫車組是一種新型的運輸易腐貨物的專用車輛,由3輛貨物車及1輛帶乘務員室的車組成。因為車組是利用地麵製冷設備製冷,給車頂部盛蓄冷劑的容器(即冷凍板)“充冷”,故稱冷凍板保溫車。每輛貨物車有14塊冷凍板,車內溫度均保持在——180℃以下時,可連續運行100小時。同時,車上還設有調溫板,車內溫度可在——12℃~5℃範圍內調節。
24.出租車
出租車,被稱為是城市的精靈。它的出處頗有淵源。早在18世紀,富有的英國人如果想進行一次短途旅遊,往往會雇用一輛單馬雙輪輕便車。到了19世紀,人們開始用“cab”(跳躍)來指城市中專供出租的大型馬車,今天我們常說的搭乘出租車便由此而來。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乘坐出租車當然也是要花錢的。在早些時候,出租車司機根據估計的路途距離來收取車費。到19世紀晚期,有人發明了一種可以自動測量車輛實際行進距離的計程器,正是由於計程器的發明和應用,出租車很快就被人們稱作taxicab(的士)或簡稱為taxi(出租車)。
“打的”這個詞語在現代漢語中本來是沒有的,而是源自廣東方言。出租車在經濟比較發達的香港和廣東地區出現較早,於是廣東方言中也就相應地有了“搭的士”的說法。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租車也成為內地社會生活的需要,“搭的士”的說法也由此傳到了內地。出租車載客量不多,一般隻有4個座位。搭乘出租車除了直接揚手招呼外,還可利用電話預約。
25.跑車是什麼樣的車
跑車的概念雖一直都不是十分明朗,但它是屬於轎車類的。跑車的車身一般為雙門式,隻有左右兩個車門,設有雙座或四座,但兩個後座特別狹窄,其頂蓋分為可折疊的軟質頂篷或硬頂。
由於跑車一般隻按兩個駕乘設置座位,它車身輕便,而其發動機功率一般又比普通轎車發動機的功率強大,所以比普通轎車的加速性要好得多,車速也較高。
跑車設計時比較注重操縱性,但舒適性和通過性則相對較差,跑車越高級這一特點就越明顯。
跑車的共同特點是動力強勁,外觀新潮,造型優美。前置發動機式跑車車頭較長,後麵行李箱則相對很小,而後置或中置發動機的跑車則可以說是沒有行李箱,它隻在車頭前蓋設有一能放置備胎的狹小空間。
跑車的最大特點就是能“跑”。它起步、加速及最高車速都超出一般車型。然而,跑車僅有流線型的車身是不夠的,如果在優美的車身下配置的是一款動力軟弱的“心髒”,那肯定是不能稱之為跑車的。因此,當有廠家把經濟型家用車換個流線型車身便稱之為跑車時,你可不能趨之若鶩,也跟著稱為“跑車”。
26.跑車時速大排名
第一名為,福特SSCUltimate Aero。
它的最高時速達437千米。Ultimate Aero可以認為是世界上最極端的汽車之一。它的設計理念本身就是我們所聽說過的最瘋狂的想法之一。這款車可以說幾近荒謬,其難以想象的性能來源於它所使用的擁有1046馬力的V8發動機。把這款變態的發動機硬塞進一輛轎車的結果是,其車身的重量與道奇Neon不相上下。
排名第二的高速汽車還是美國的福特薩林S7,最高速度達到了416千米/時,同樣也超過了協和飛機起飛時的速度。2002年當S7開始銷售時,它是美國唯一的動力超過500馬力的街道跑車,成為當時眾多汽車雜誌公認的當時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量產車。速度超過殲擊機的起飛速度並不是難事,而真正讓車迷們津津樂道的便是跑車的加速度。薩林S7產自一個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小公司,很多人可能沒見過,有幸駕駛過的更是鳳毛麟角。S7是目前在美國能夠買到的跑得最快的車。它從0加速到60千米/時僅需2.9秒,不僅是世界上0~60千米/時加速時間最短的公路跑車,也是唯一一輛能在3秒以內從0加速到60千米/時的公路跑車。雖然裝配575馬力V8發動機的薩林S7並不是美國超級車市場的新生代,但絕對是這一市場的王者。
排名第三的是布加迪Veyron威龍,它的最高時速為407千米。
布加迪是法國著名的跑車品牌,已有100多年的曆史,現在已歸屬於德國大眾。目前,布加迪主要擁有118、218、威龍、凱龍幾款車型,這幾款車中的佼佼者便是威龍。這幾款車都裝備了非常強勁的發動機,車身為低矮的流線型,而且都為藍色。威龍采用8升的方型增壓M-16發動機,馬力定在987匹上下(在歐洲有1000馬力的限製),同時它也是這個排行榜中最後一位400千米/時俱樂部會員。
威龍是目前生產數量最多的400千米以上時速跑車,隻要你有錢就可以擁有!
柯尼希塞爾CCR跑車以最高時速388千米,排名第四。
柯尼希塞爾CCR的設計理念是力與美的統一,在車輛的每一部分我們都能看到。雙門競賽跑車曾創下了量產車的最快時速紀錄——387.9千米/時,雖然在這個紀錄上它沒呆多久。但不管怎麼說,388千米的最快時速也足以引起我們的驚歎。畢竟它打破了由邁凱倫在1998年3月31日創下的386.7千米/時的紀錄。
排名在第五位的是法拉利恩佐。
它的最高時速為350千米。這個以速度飲譽全球,甚至成為汽車世界速度代名詞的汽車隻能排名第五,難免讓人有點驚奇。但是不用奇怪,因為和前麵幾位劍走偏鋒,不惜一切代價追求速度,而產量往往隻有幾輛的速度怪傑來說,法拉利已經是速度世界的豪門。350千米時速的恩佐不是最快的車,但它卻是《福布斯》連續幾年全球最昂貴汽車的獲得者,法拉利恩佐的銷量同樣不是前麵幾位可以相媲美的。
帕加尼風之子的最高時速是345千米,排名第六。
意大利人被認為是汽車世界速度的狂熱崇拜者,帕加尼風之子與法拉利、蘭博基尼這些世界聞名的跑車品牌一樣,均來自意大利,而上市4年多以來,全球產量僅40輛。即使有幸在路上巧遇,以它0~100千米/時加速時間3.7秒的實力和345千米的時速,通常你隻能對著它模糊的背影望而興歎。
排名第七位的是奔馳SLR邁凱倫。
它的最高時速為334千米,它是世界豪門的經典之作,334千米的時速並不是王者的速度,卻被認為是王者的血統。全新的奔馳SLR邁凱倫在2003年的秋天與世人見麵時,即叫囂複興SLR顯赫的血統,這也標誌著奔馳品牌的運動血統再次被喚醒。它完全融合原SLR的血統以及2003年一級方程式銀箭賽車的設計細節,21世紀的SLR被稱為是一個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並將尖端的汽車運動技術帶到公路上麵。
蘭博基尼Murciélago排名世界第八。
其中“Murciélago”為西班牙文,意思是蝙蝠,它的最高時速為330千米。
它是在奧迪公司的技術援助和財政支持下開發的,同時也是目前蘭博基尼技術上有史以來最好的跑車。蝙蝠超級車型配備6.2升12缸發動機,最大功率高達580馬力,最高時速能超過330千米,0~100千米/時的加速時間僅需3.8秒。
排名於第九位的是保時捷卡雷拉GT。
它的最高時速為330千米。世界上最出名的跑車品牌之一保時捷隻能屈居第九,這確實讓人很遺憾,不過它330千米的時速,同樣讓人稱道。跟法拉利恩佐一樣,保時捷卡雷拉GT同樣是殿堂級的名家出品,兩者之間相同之處便是都借用了多不勝數的賽車技術,同樣用大排氣量自然吸氣發動機、大量碳纖維材料製作。
27.運動型多功能車
運動型多功能車,英語縮寫為SUV。SUV起源於美國,同樣也是近年來美國市場最暢銷的車型。20世紀80年代,SUV是在皮卡底盤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廂式車,當時是為了迎合年輕白領階層的愛好而設計的。SUV采用四輪驅動,一般前懸掛是轎車車型的獨立螺旋彈簧懸架;後懸掛則為非獨立鋼板彈簧懸架,離地間隙較大;SUV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轎車的舒適性,又有越野車的越野性能。這類車既可載人,又可載貨,行駛範圍也很廣泛,具有豪華轎車的功能。
SUV兼具城市行走、野外運動,非常符合現代年輕人追求強烈個性的心態。
而第一代SUV則是克萊斯勒於上世紀80年代生產的切諾基,但SUV開始流行則是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甚至1983年、1984年的時候我們還是把切諾基稱作越野車,而不是SUV。SUV具有動力強、越野能力強、寬敞舒適及良好的載物和載客功能等特點。
1998年SUV的概念進入中國。從SUV的字麵意思上就可以發現,它本身就是運動和多用途結合的車輛。它是從旅行車和越野車發展起來的。SUV的底盤高,有大梁,且可以牽引,後行李箱的空間也非常寬大,集越野、儲物、旅行、牽引多種功能為一體,所以稱之為運動多功能車輛。
SUV不便於改裝,但卻很時尚。
SUV和吉普車相比,通常外形更加炫彩奪目,隻是不便改裝而已。然而SUV更兼顧了駕駛者對舒適性、越野性和多功能性等多方麵的需求。
28.休閑型多功能車
休閑型多功能車,英語簡稱RUV,它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休閑,即雖然沒有運動越野功能,但具備城市休閑功能;二是多功能,即乘客載物兩相宜,不僅是城市家庭用車的首選,同時,也適應於商務用車。RUV駕駛室後座椅組合靈活多變,第二排座椅可折疊並向前翻轉,第三排座椅也可向前移動或放平,這樣載貨空間長度增大,形成一個特別大的空間,由於它充分體現出乘客載貨兩相宜的功能,外觀時尚漂亮,瞄準了不同客戶的群體,因而深受廣大用戶青睞,市場銷量一直相當可觀。
29.混合動力車
混合動力汽車是指同時裝備兩種動力來源——熱動力源(由傳統的汽油機或者柴油機產生)與電動力源(電池與電動機)的汽車。它可以減少汙染,提高純電動汽車的行駛裏程。通過在混合動力汽車上使用電機,使得動力係統可以按照整車的實際運行要求靈活調控,而發動機保持在綜合性能最佳的區域內工作,從而可以降低油耗及尾氣排放。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動力係統主要由控製係統、驅動係統、輔助動力係統和電池組等部分構成。混合動力汽車采用能夠滿足汽車巡航需要的較小發動機,依靠電動機或其他輔助裝置來提供加速與爬坡所需的附加動力,既提高了總體效率,同時也未犧牲性能。在對加速性要求不太高的場合,混合動力車可以單靠電機行駛,或者單靠汽油發動機行駛,也可以二者結合以取得最大的功率。即使在發動機關閉時電動轉向助力係統仍可保持操縱功能,提供比傳統液壓係統更大的功率。
經過多年研究,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已開發出一些成功的例子,例如,日本豐田汽車公司1997年12月宣布的將複合動力電動轎車投入批量商業化生產;1998年2月,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在底特律展出第二代道奇無畏ESX2型複合動力電動轎車;2000年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也開發出100千米油耗接近3升汽車的樣車。
30.世界上最小的汽車
2005年10月美國萊斯大學的科學家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輛單分子納米雙座四輪汽車。而這個世界上最小的汽車的整車長度不超過4納米,是一根頭發直徑的兩萬分之一(人頭發的直徑約為8萬納米)。
由美國萊斯大學研製出來的納米汽車是一輛小型的雙座四輪汽車,有底盤、輪軸和一個樞軸支承,車輪則是用含有60個碳原子的球形純碳分子製成。並且,汽車可以在顯微鏡下可見的金屬道路上行駛。
據了解,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納米汽車隻在170℃以上的高溫下才會變性,在靜止狀態下,其表麵非常堅固。在170℃~225℃之間,研究人員發現納米汽車通過直線和旋轉方式來運行。且直線運動總是按照垂直於車軸的方向來進行,這也說明了納米汽車的行駛是通過旋轉運動而不是滑行。
研究小組研製的這輛納米卡車,可以運輸分子貨物以及輕型納米汽車。萊斯大學的圖爾教授稱:“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同時,這也是我們學習如何將納米生物技術應用於實際生產中的最開始階段。”
31.世界上第一輛能潛水的汽車
一款名為斯庫巴的汽車在2008年3月份日內瓦車展上一經展出,便立即成為焦點,它由瑞士著名的超級跑車製造商雲碧設計,它的最大看點就是可以潛水。作為一輛水陸兩棲車,平時你可以在普通道路上開,需要的時候也能夠潛入10米以下的深水中航行。
斯庫巴擁有潛水功能,是因為在其車身尾部擁有一套雙驅動裝置。在水中行進時,車尾的左右2個螺旋槳推進器和2個在前部的強大噴氣式推進器,將讓斯庫巴在水中有足夠的動力潛進。其潛水的動力來源由葉子板兩側的彎管狀水中推進器負責,而車頭潛浮方向的控製則通過德國潛水用品製造商“羅提諾”生產的兩個4.9馬力發動機來驅動斯庫巴在水中潛行的方向。
斯庫巴車身僅920千克重,由納米碳纖維製成輕巧的車身,能夠令其在水底暢行無阻。同時它還擁有零排放汙染的環保概念,可以在世界的所有水域中實現“零排放,零汙染”。
32.改裝車
汽車發展到今天,已經從最初的代步工具發展到了一種文化範疇。對於許多渴望真正完美的朋友來說,不要說寶馬奔馳,即便法拉利也會有這樣那樣的缺憾,如果希望得到一輛完全量身定製、最能體現自己個性的車,方法隻有改裝!
在國外,改裝車由來已久,為了更好地參加比賽,許多喜歡飆車的人紛紛將自己的座駕加裝發動機、排氣管等多項設備,這種改變原車的方法就是現代改裝車的由來。幾十年過去了,改裝車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廣泛認可,特別是在年輕人中,頗有市場,改裝後的車卓爾不群,在車流中總是能得到青睞。
在我國,一般都以為改裝車不過是改變一下車的內在配置,或者對車的外型做一番調整。其實真正的改裝車是對車的核心部位進行大的改動。一般來說,大部分改裝迷改裝汽車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為了提高汽車的動力,於是動力係統的改裝就成了汽車改裝的重中之重。此外,還有很多人想改進車的舒適性和安全性,這就需要對車的底盤進行改進,其改裝項目主要包括避震器、刹車鋼喉、輪圈、前頂吧、後頂吧、前底架、後底架等。其他的改進方法則因人而異,所有這些都不過是人們個性化的體現,在崇尚個性自由的今天,種類繁多的改裝車層出不窮,也發展成為大街小巷中一幅美麗的流動的風景。
世界上改裝車最多的是美國,其市場最火的也是美國,在這裏總會不定期舉行改裝車展覽,每次盛會都會吸引世界各地的改裝車迷前來參觀。日本東京也每年舉辦一次改裝車展覽,與美國車展不同,日本的改裝車展覽看上去更加瘋狂,因為在這裏,你會看到許多已經看不出原來車型的“狂改”車。很多車輛通過他們瘋狂的改裝之後,價值已經在原來的基礎上翻了好幾番。
在德國的埃森每年也會舉行一次盛大的國際改裝車展,與美國和日本所不同的是,埃森改裝車展主要是通過車來展示車主豐富的想象力。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改裝車迷的行列中,改裝車這一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
33.過山車
過山車(又稱為雲霄飛車)是一種機動遊樂設施,常見於遊樂園和主題樂園中。拉馬庫斯·阿德納·湯普森第一個注冊過山車相關專利技術(1865年1月20日),並曾製造過數十個過山車設施,因此被譽稱為“重力之父”。過山車的基本構造,包含爬升、滑落、倒轉,軌道的設計不一定要是一個完整的回圈,也可以設計為車體在軌道上的運行方式為來回移動。
過山車雖然驚悚恐怖,但基本上是非常安全的。根據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和六旗樂園的調查顯示,2001年搭乘過山車的死亡率約為十五億分之一。
在鋼鐵製造的過山車中,日本長島溫泉遊樂園中的過山車鋼龍2000,全長2479米,是最長的過山車。第二名是位於英國輕水穀中的終結者,全長2271米,第三名的千年武力位於美國俄亥俄州雪鬆點樂園。
過山車是一項富有刺激性的娛樂運動。那種風馳電掣、有驚無險的快感令不少人著迷。在乘坐過山車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體驗到冒險的快感,還有助於理解力學定律。目前,全球十大最驚險的過山車為美國新澤西州六旗大冒險樂園的京達卡,其最高點為139.5米,最快速度為206千米/時,是世界上最快、最高的過山車,被稱為過山車之王;美國俄亥俄州杉點樂園的超級賽車,最快速度為193千米/時,最高點為128米;日本山梨縣富士極樂園的終極飛車,最快速度172千米/時,最大落差為52米;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夢想世界的恐怖之塔,最快速度為161千米/時,最高點為129米;美國加州六旗魔法山樂園的超人逃亡,最快速度160千米/時,最高點為126米;日本長島溫泉公園的鋼鐵之龍,最快速度152.9千米/時,軌道長為2497米;美國俄亥俄州雪鬆點公園的千禧力量,最快速度149.7千米/時,最高點為97.4米;美國德克薩斯州六旗樂園的太陽神,最快速度為136.7千米/時,最大落差為77.7米;美國加州的六旗魔法山樂園的巨人,最快速度136.7千米/時,最大落差77.7米;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肯尼伍德的複仇幻影,最快速度131.9千米/時,最大落差69.4米。
34.智能汽車
智能汽車是高科技的結晶。智能汽車不同於一般所說的自動駕駛,它指的是利用GPS和智能公路技術實現的汽車自動駕駛。首先智能汽車有一個導航信息資料庫,裏麵存有全國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各種服務設施(餐飲、旅館、加油站、景點、停車場)的信息資料;其次是GPS定位係統,這個係統能精確定位車輛所在的位置,確定車輛以後的行駛方向。此外,智能汽車還包括道路狀況信息係統,由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實時的前方道路狀況信息,必要時及時改變行駛路線;車輛防碰係統,它又包括探測雷達、信息處理係統、駕駛控製係統,它主要用於控製與其他車輛的距離,並且在探測到障礙物時及時減速或刹車,把信息傳給指揮中心和其他車輛;緊急報警係統,若發生事故,自動報告指揮中心進行救援;無線通信係統,便於汽車與指揮中心的聯絡;自動駕駛係統,主要控製汽車的點火、改變速度和轉向等。
因為智能汽車上裝有相當於汽車的“眼睛”、“大腦”和“腳”的電視攝像機、電子計算機和自動操縱係統,它能和人一樣“思考”、“判斷”、“行走”,可以自動啟動、加速、刹車,且繞過地麵障礙物。
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是新世紀汽車技術飛躍發展的重要標誌。目前,智能汽車已從設想走向實踐。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智能汽車將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精彩。
35.太陽能汽車
太陽能在汽車上的應用,將能夠有效降低全球性環境汙染,燃燒汽油的汽車是城市中一個重要的汙染源頭,汽車排放的廢氣對我們的健康影響極大。雖然電動汽車汙染較少,但使用電動汽車會增加用電的需求,間接增加發電廠釋放的汙染物。有鑒於此,環保人士提倡發展太陽能汽車,因為太陽能汽車可以使用太陽能電池把光能轉化成電能,電能在蓄電池中存儲備用。
早在上世紀50年代人們就製成了第一個光電池。將光電池裝在汽車上,它不斷地將太陽光變成電能,汽車便能開動起來。平常我們看到的人造衛星上的“鐵翅膀”,也是一種供衛星用電的太陽能電池板。
太陽能電池依據所用半導體材料不同,通常可以分為矽電池、硫化鎘電池、砷化镓電池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矽太陽能電池。
通常,矽太陽能電池能把10%~15%的太陽能轉變成電能。它使用方便,經久耐用,又不汙染環境,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電源,遺憾的是矽電池光電轉換的比率較小。近年來,美國已研製成光電轉換率達35%的高性能太陽能電池。澳大利亞也發明了用激光技術製成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達24.2%,而且成本與柴油發電相當。所有這些都為光電池在汽車上的應用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太陽能光電池板通過電線連接。若幹個電線串聯或並聯在一起,連接光電池片從而達到蓄電池規定的電壓。太陽能光電池組合在一起的一個最基本的目標就是在有限的空間內盡可能地裝上更多的太陽能光電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