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你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裏去了嗎?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後再送去焚燒或填埋。垃圾填埋的費用非常高昂,處理1噸垃圾的費用約為200~300元人民幣,而且也極大地消耗土地資源。目前,被西方國家廣泛應用的另一種垃圾處理方法就是焚燒。經過高溫焚燒後的垃圾雖然不會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僅投資驚人,並且會增加二次汙染的風險。
所以,無論填埋還是焚燒,都是對資源無謂的浪費。其實,解決這些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對垃圾進行分類管理。
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麵的效益。垃圾分類處理的優點主要有:
減少占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把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分離出來,就可以減少50%以上的垃圾數量。
減少環境汙染
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
變廢為寶
我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30億個,方便麵碗5~6億個,廢塑料占生活垃圾的3%~7%。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千克無鉛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1噸易拉罐融化後能回收1噸很好的鋁塊,可少采20噸鋁礦。生產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利用易拉罐製作的筆筒,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步增強,垃圾分類的優越性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垃圾分類的管理辦法正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普遍推廣,成為當前和今後垃圾管理變革的發展趨勢。在不遠的將來,人們可以看到:垃圾分類創造的是一個無垃圾的社會,一個使資源循環再生的社會,而這一切美好遠景的實現正取決於我們平時的舉手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