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生產過程與產品采取整體預防的環境策略,減少或者消除它們對人類及環境的可能危害,同時充分滿足人類需要,使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的一種生產模式。具體措施包括:不斷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從源頭削減汙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汙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清潔生產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清潔生產的產生背景
在20世紀中期,發達國家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忽視對工業汙染的防治,致使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公害事件不斷發生,如日本的水俁病事件,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社會反應非常強烈,環境問題逐漸引起各國政府的極大關注。
隨著人類生存環境不斷惡化,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環境保護在全世界範圍內開始興起。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成為全人類的共識,並逐漸彙成了當今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潮流。正是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理念及其實踐的逐步形成與不斷發展的曆史大背景下,基於對傳統“末端治理”的環境汙染控製實踐的反思。清潔生產伴隨而生,並成為支持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戰略措施。
清潔生產——曆史的必然
清潔生產改變了傳統的被動、滯後的先汙染,後治理的汙染控製模式,強調在生產過程中提高資源、能源轉換率,減少汙染物的產生,降低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通過努力還可使破壞了的生態環境得到緩解和恢複,排除匱乏資源困境和汙染困擾,走工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清潔生產是人們思想和觀念的一種轉變,是環境保護戰略由被動反應向主動行動的一種轉變。清潔生產的出現是人類工業生產迅速發展的曆史必然,是一項迅速發展中的新生事物,是人類對工業化大生產所製造出有損於自然生態人類自身汙染這種負麵作用逐漸認識所做出的反應和行動。自1989年,聯合國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推行清潔生產以來,全球先後有八個國家建立了清潔生產中,推動著各國清潔生產不斷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新化學嬰兒——綠色化學
在現今社會中,一提起“化學”,很多人都要緊皺雙眉,因為他們都認為“化學”是引起環境汙染的源泉。但是科學發展的今天,我們的衣食住行等等各方麵,樣樣都離不開化學家的幫助,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人類離不開化學的發展。
化學工業能否生產出對環境無害的化學品,甚至開發出不產生廢物的工藝?有識之士提出了綠色化學的號召,並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積極響應。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綠色化學是近十年才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是一個“新化學嬰兒”。它涉及有機合成、催化、生物化學、分析化學等學科,內容廣泛。綠色化學的最大特點是在始端就采用預防汙染的科學手段,因而過程和終端均為零排放或零汙染。
綠色化學不但有重大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而且說明化學的負麵作用是可以避免的。綠色化學對化學本身而言是一個新階段的到來。
綠色化學的實施可以同時獲得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它是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基礎與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