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要製定保護環境規劃(1 / 1)

不知你們注意到沒有,我們正處於環境危機,幾乎是四麵楚歌的境地。

水源汙染觸目驚心。我國因汙染而不能飲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監測水體的40%,全國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理的水源。工業汙染日趨嚴重,“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的景象越來越少,大氣汙染還造成酸雨現象。水土流失日趨嚴重,僅水土流失麵積有367萬平方千米,還以每年1萬平方千米的速度迅猛發展,可以說是“半壁江山付東流……”。“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唱盡了塞北草原的寬闊雄渾的景色,而1000多年後的今天,由於草原大麵積退化和沙化,那種一碧千裏、牛羊成群的誘人景色變成“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無牛羊”的淒涼景象。我們生存的環境正日益惡化……所以說,我們必須對將來的環境保護工作做一係列嚴密規劃部署,為達到預期環境目標做出最佳方案,環境規劃是為製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規劃的科學依據,在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環境規劃按區域可分為全國環境保護規劃、區域環境規劃、城市環境規劃、工業區環境規劃等;按環境要素可分為水汙染、大氣汙染、廢物處理規劃和噪聲控製等。

製定環境規劃,已經刻不容緩。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當從你我做起,從今時今刻做起……目前,保護環境已經刻不容緩,而保護環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環境質量,環境質量反映出人類生存、發展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適宜程度,已經愈來愈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環境質量分為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土壤環境質量、生產環境質量等。

如何來判定環境質量的好壞呢?就是要用環境質量標準即國家為保護人群健康或其他需要,而對環境中汙染物或其他物質的容許含量所做的標準與規定。它是衡量環境是否受到汙染的尺度,體現了國家的環境保護要求和政策。

它主要有水質量標準、土壤質量標準、生物質量標準、大氣質量標準。當然每一大類又可按所控製對象不同分成若幹小類。聯合國早於1973年1月成立了環境規劃署,根據理事會政策指導,提出聯合國環境活動的中期和長期規劃,製定活動方案。

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既然有章可循,我們更應該保護環境——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從身邊一點一滴小事做起。

如同美國宇航員詹姆斯·歐文所說:“我們的地球那樣偉大而美麗,又是那樣渺小而脆弱!我們的地球是溫暖的、有生命力的,那麼,好好地照料我們的地球,珍惜我們的地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