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窯場回到家中的慧娘,這兩天努力讓自己保持正常的神情,對她來說,已經經曆過一次從豪門到窮苦農家的跌落,雖有些心疼銀子,但總歸兩個店鋪還在。恒順綢緞鋪還是要給公婆的,她曾經能從貧窮過上富裕的生活,這一次沒了銀票沒了分紅送了店鋪,她相信憑著自己所具有的現代頭腦和夫君的幫忙仍舊可以再次輝煌,甚至更上一層樓。
張程緣自從丟了銀票,直接收起了想和慧娘行夫妻之事的心,他內心有些自責,下定決心要好好補償慧娘。他每天自覺地去睡軟榻,但對娘子的關心之情不減反增。
慧娘感覺到了夫君對自己的變化,這兩天夫君的眼神中沒有了想行那事的渴望,僅有的是對她的關心和寵溺。她緩緩舒了一口氣,雖然丟了銀票,但終歸讓自己處在了安全的位置,若是他強來,她沒辦法。如今,算是給了她一個空間,一個可以讓她慢慢去選擇接受或不接受的空間。隻是慧娘不知道的是,每當她熟睡的時候,夫君都會寵溺地親她額頭一下。
這兩天他們二人時不時的在爹娘麵前講綢緞鋪一天賣出去多少布,收入了幾兩銀子。而杏花則忙著幫荀鷹鼓搗餛飩蒸包的事,沒得空去店鋪逛逛。
而慧娘的公婆也是和善之人,當聽說荀鷹家裏逢了大難,不僅沒有低看他一眼,而且讓他暫時住在家中。當聽說他要自己幹點小買賣時,更是幫襯著,感動的從小沒爹娘的他熱淚盈眶。
這天晚上慧娘和張程緣繼續唱雙簧,“娘、杏花,你倆明天有沒有空去綢緞鋪幫幫我們?”慧娘忽然問道。
杏花著急荀鷹的事,這兩天餛飩和包子做好開始賣了,可就是沒幾個人買,她都快愁死了,怎麼可能有心情去給嫂子幫忙,快速地說道:“嫂子,我得忙過這幾天,娘,還是你去吧?”
程芳草剛想說讓杏花去,結果杏花就將難題拋給自己,她倒是想去幫慧娘,可是就怕夫君不同意,她若去店鋪幫忙,就沒人給夫君和小工做飯了。她抬眼看了看夫君,向他征求意見,“孩他爹,你怎麼看?”
張定義雖然之前排斥接受開綢緞鋪,但大兒子接手店鋪,沒讓他丟掉土坯事業,故而他也開始支持大兒子,“孩他娘,你去幫幫老大家吧,明兒,讓老二跟著去打下手,幫忙做點飯。”他雖然不懂綢緞,但還是知道娘子去綢緞鋪的作用要比老二去強。
老張家的男人在張定義的帶領下都會燒火做飯,而且他們從來不覺得燒火做飯是件丟老爺們臉的事。
“謝謝爹,謝謝娘。”慧娘甜甜地說道,她把二老哄得開開心心地吃晚飯。
張程緣在一旁看著,更加佩服娘子的氣度,丟了銀票,不僅沒有頹廢反而更加鬥誌昂揚。更令他感動的是,在娘子接連遭受打擊的情況下,還是堅持要把店鋪送給爹娘。
翌日,天剛亮,荀鷹便推著他那些賣餛飩蒸包的家夥什來到街上,擺攤。希望今天能多賣出幾碗餛飩,擺好攤,他洗了洗手,開始揉麵準備做蒸包,他動作很嫻熟,很快便包好五籠蒸包,爐子的火很旺,一刻鍾的功夫便有蒸包的香味飄出。稀稀疏疏的人來到他的攤位喝餛飩,他有些心急,當初想賣餛飩時正是看到街上的那家餛飩攤人來人往,怎麼到了自己這裏,就沒人喝餛飩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