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帝國之日(1 / 1)

明貞十三年冬末,靜安皇後於錦華殿生產之時意外難產,三日誕下一女嬰後薨。

小公主出生之時,天現異象,原本一片晴朗的天空頃刻間烏雲密布,雷雲滾滾之間,隱隱有墨龍翻騰,雷鳴陣陣,撼動著大地。小公主墜地時,錦華殿一片紅光,異人引為奇,曰:“非凡之人者,上應天象。”

明貞帝極喜小公主,賜名宸,封號睿安公主,長年帶在身側親身教導。

睿安公主蕭宸自幼天賦稟人,百日時就吐字清晰,一歲時即出口成章,二歲時博覽群書,太傅院辯答無礙,三歲時替君批改奏章。群臣得聞,前往禦書房一觀,果見小公主端坐桌前,手執奏章,麵容冷肅,揮墨書寫間行雲流水,已是渾然天成一副帝王之相。群臣大驚,恐牝雞司晨,上書,主上置之一邊,不予理會,反加封尊貴公主。

明貞十六年冬季,公主出宮遊學。九年方歸,回歸之日,明貞帝禦駕親迎,執手笑之曰:“朕之江山歸矣。”群臣呐呐。於是加封皇尊貴公主,賜天子劍,可跑馬宮中,帶劍行走。

二十二年春,明貞帝在公主回宮後不久就賜下公主府,三千羽衛跟之。公主立於府門前,笑曰“吾之羽衛,自當所向披靡,莫如命之血衣衛。”自此,血衣衛成立,下設十二部,各司其職。

二十二年秋,明貞帝準公主垂簾聽政,予監國之權。群臣反之,於宮門前靜坐。公主駕墨龍寶馬,當場踩踏數人,一身煞氣,手執天子劍,睥睨群臣,眾臣恐,不得言。這也是史書評判公主“英雄氣概,閻王氣勢”的根由。

二十三年,公主建立弑神軍,軍中以風雲騎為首,年僅十歲的公主領軍千裏驅馳,將當時叩關於宜城的韃虜逐往漠北,清邊關,百姓稱誦。自此,群臣再無有言。明貞帝大喜,加封興國公主。公主建立暗部墨閣,將群臣納在監督之下,以天子劍之威替君清君側,一時權勢無雙。民間有歌謠言之:“日之將出,月之將隱,碧海蒼靈,珠潤長天。”日者,宸也;月者,明貞也。

二十四年,逸郡王策反,請公主到府中一敘,敬公主毒酒。公主滿飲,逸郡王自以得之,欣然轉身時,公主暴起,一手穿透逸郡王胸膛,直接扯出郡王心髒,喂食隨寵雪獅,一口毒酒噴在郡王臉上,霎那間毒酒腐蝕的不識麵目,公主扯去手上易容之皮,揚長而去,自始至終,身上未沾一滴血。

明貞二十五年,公主決意削藩,眾王不服,公主巧計騙得眾王入京,連斬藩王六位,抄其家,收回封地。六位藩王九族之中,隻餘當時在京做質的敬藩王世子逃離,公主追未果,棄之。

二十六年,公主建立中央集權製度,下設六部,皇權幾乎達頂。

明貞二十八年,明貞帝最終也沒能熬過那個冬天,因病駕崩。臨終前隻許公主床前服侍。遺詔傳位於二皇子蕭淵。加封公主禦尊貴公主,領攝政之權,另賜金牌,保之無虞。野史評之:“明貞一生厚此薄彼,隻重睿安公主,不成想駕崩之前,依舊為公主留下底牌,不得不說,公主有此父,幸甚福哉。”

豐成元年,蕭淵登基。次年間,豐成帝領兵圍困公主府,因先帝旨意不得為難,下詔準公主為先帝守陵。

自此,權傾多年的公主退出大夏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