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 瘋狗第五縱隊(1 / 3)

什麼叫借孝呢,父親過世守孝兩年零三個個月母親因為生養自己時受盡生產時的折磨和痛苦!所以要守孝三年!古時官家“三年”守孝中不能參加宴會應酬,夫婦不能同房,不能同房當然不能生孩子,守孝中是不能婚娶的,一年之內不能參加吃吃喝喝的腐敗活動。但是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獨子,比未婚的。比如諸葛瑾這個情況,那還是可以婚娶的,但是這個婚娶必須在百日之內操辦,不能宴請。這個時候的婚禮叫叫做“借孝”。不過借孝屬於一個手續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把女方領過門,但是不能同房。如果偷偷的同房也可以,但是生小孩就不行。那個時候哪裏知道避孕措施呀,所以基本就不能圓房。萬一生了小孩,按照諸葛的家的規矩生的小孩是不能入族譜的,除非過繼給兄弟才可以。

諸葛瑾頭馬上搖得跟撥浪鼓一樣,死活不肯答應。長輩一看,無奈,這個事情就作罷。

得到解放的諸葛亮,在老家碰到了他的一個及其特別的老師,朋友,這個人別人叫他“瘋狗”也叫他第五,第五先生,第五仙人,諸葛亮剛開始叫他第五縱隊,在陽都的幾年,使得諸葛亮穿越後,能好好的種地,種出不一般的地。

第五縱隊,其實是一個人,一個老頭。一個怪老頭,一個瘋老頭。

第五縱隊,其實別人叫他是第五總對。

第五縱隊,其實姓第五,複姓第五。這個姓很少見。這種複姓有:第一、第二一直到第八,這些都是姓,據說起源都相同。

第五這個姓出過一個大名人,使得第五這個偏僻的姓在丹青中留名。因為有一個姓第五的人曾經教過一個弟子,這個弟子叫鄭經,鄭康成。

諸葛亮穿越沒有多久就認識了這個怪老頭。怪老頭來到縣城也沒有多久。

那天,他走得不著急,經過一座祠堂卻停住了,這祠堂是供奉管仲的,諸葛亮停下腳步是因為那圍著三五個人,有的蹲有的站,有的議論,有的思索,他瞥了一眼,原來是在和一個老者對弈。

諸葛亮見過這個老者,其實整個縣城的人都認識他,這老人亦不知哪裏人,因為他不肯說,此人經常在路口擺個棋攤,陽都人最開始喚他做“瘋耉”,他經常在各個廟裏住。這個名稱很不好聽,初聽過去是“瘋狗”。瘋耉並不瘋,隻不過是像個小孩。後來鄉民們叫他第五先生,到更後一點叫他第五仙人。

諸葛亮擦著大人的胳膊擠了進去,那和老者下棋的是個文士模樣的中年人,兩人對弈的棋枰很簡陋,不過是一方邊角磨爛了的木盤,棋子非常精致,黑色棋子中夾雜著點翡翠綠,白色棋子確是閃著一點黃色的熒光,棋子已經磨搓得圓潤光滑。諸葛亮驚奇地發現那木棋盤原來隻有縱橫十道。這個是他沒有想到的。

圍棋的發展,其實來源於周易,早期的是九路圍棋,後來變成了十五路、十七路乃至現在的十九道,棋道越少,則布局越窄,一局棋限在小域內,對弈者往往施展不開,很快便會決出勝負。穿越前諸葛亮知道,兒童的圍棋啟蒙學習中,有九路圍棋與十三路圍棋。但是這個十路圍棋是非常少見的。因為它的縱橫是一個雙數,很別扭。

中年書生執的是黑子,棋麵儼然是一敗塗地,他搖搖頭,“棋盤縱橫十道之數,我實乃不擅長,我下不成!”

怪老頭頭也不抬,聲音低沉地說:“娃娃,願賭服輸!”

中年書生無奈地歎了口氣,“當今棋盤都縱橫十九道,此等棋盤,我不識非道,認輸!”口裏雖認輸,卻是不服氣。

老者低著頭,“娃娃,自古弈無同局,枰亦無同罫,君拘泥於弈法,不知日日新之理,焉能求勝!趕緊給錢。”

中年人心裏很不為然,丟了十枚銅錢在棋盤上。

老頭將銅錢收起,揣進懷中,然後收好棋子,卻看見一個諸葛亮仍癡癡地瞪著那十道棋枰發呆,他什麼都不問,隻把兩隻碗推向前,“選黑選白?”

諸葛亮怔了一下,才明白老者要和他對弈,他磕巴著說:“長者為尊,老人家您先請。”

老者毫不推辭,拈起一枚白子定在中央天元。

諸葛亮見老者舉手落子,居然跟二十一世紀下棋一樣,而沒有落下勢子,棋盤小沒有座子一說。見老者直接落子在天元,他忍不住提醒道:“老先生,你確定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