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好奇的看著袁紹。
“袁叔,隻要仲達可為,必當竭盡全力。袁叔叔請講。”
“仲達,今天下烽火四起,朝廷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常侍之臣雖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漢室之天恩,欲報之於漢室也。當今聖上開張聖聽,以光光武之遺德,恢弘誌士之氣,我等不宜妄自菲薄。然皇上受閹豎蒙蔽,忠諫之路以塞也。唯以仲達能近皇上而百無禁忌,隻需仲達向皇上力陳閹豎‘僭越’朝製,此事即可……”
曹操在旁邊直搖頭,表情帶有不屑,似乎在說:“袁本初呀,袁本初呀,你這個也叫計?”
司馬懿在努力的翻譯著袁紹的話。心裏想:“這個也叫計呀,不就是要我去打小報告,而你袁紹打不了小報告的嘛,憑什麼就讓我打小報告呀!”
袁紹見司馬懿沒有吭聲接著說:“登高可以望遠,今皇上聖明,令西園強兵,仲達隻需諫當今皇上在西園築高台以閱兵即可。”
曹操道:“本初之計甚妙!”
此時淳於瓊已經安置好了馬匹。由下人領著進了大廳。袁紹與曹操告退。
沒過一會兒,有人報有人要見司馬懿。司馬懿問:“來者何人?”
下人說是大將軍司馬許涼、假司馬伍宕。
司馬懿大體知道大將軍司馬就是給大將軍幹活的一個官,假司馬就是副職。
許涼、伍宕兩人進來。坐定。兩人通報了身份。
司馬懿就說到:“兩位叔叔,找我何事呀?”
兩人也沒有什麼事情,就是何進派來跟司馬懿套近乎的。
隻見兩個人東拉西扯,司馬懿跟他們不熟,也沒有聽過這麼兩個人是啥人物。就跟著他們東拉西扯。突然想起袁紹說的計策。
司馬懿就說道:“您們是大將軍的司馬,是不是經常閱兵呀,那是不是很威風。”
兩人說,“哪裏有呀,我們隻是打個下手的人。”
司馬懿趕緊說:“聽說不是要西園強軍了,你們讓大將軍建議皇上在西園外搞一個閱兵台,檢閱新軍不就可以了……”
兩人一聽大喜。然後告退。
臨走之前,他們兩熱情的分別說道“汝到吾府,可百無禁忌!”
司馬懿一看兩人走了,鬆了一口氣,剛想回去歇息下。又有人報,大司農張馴來看看二公子。
司馬懿鬱悶了。大司農就是管農業與財政的。張馴字子俊,濟陰定陶人。棋藝相當不錯。現在管著財政,確是一個苦哈哈的位置。因為沒有錢呀。
張馴前坐下後先說,聽說仲達的棋藝高,高得讓張馴高山仰止,對仲達敬仰之心猶如滔滔之江水,所以不怕班門弄斧,前來學習學習。兩個人就下起棋來,但是張馴哪裏有心情下棋呀。
看那表情無事獻殷情,非奸即盜。
下了八十手棋,張馴就把棋子一放,說道:“仲達,我實乃無心下棋,今天到你這,實乃迫不得已。”
司馬懿一看這個大司農是老實人。忙問怎麼回事情,張馴趕緊把實際情況講給司馬懿聽。
原來連年的災荒,還有對周邊不斷的用兵,張馴這個大司農實在不好當。現在張馴手中的糧食連發洛陽朝中官員的俸祿都要打白條,錢倒是可以發出,但是糧食有時候要一個季度發一次。如果再征兵,實在沒有錢。但是看漢靈帝態度堅決,並且張讓與何進也是讚同,讓張馴頭大。張馴個人認為西園強兵,本意不錯,但是這個錢實在沒有。因此他想讓司馬懿轉達一下大司農的意見。
第一、要就別強兵了,隻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精簡然後練強兵。
第二、皇上有私房錢,這些錢是漢靈帝自己管的,要不想個辦法讓漢靈帝出這些錢。
第三、就是讓三公九卿,還有中常侍們都帶頭表示,表示。自己雖然是九卿,但不是地方官,油水大,但還是起表率作用。
張馴把難處等等一說,然後告辭,臨走時候很客氣的交代,大司徒的府隨時向司馬懿敞開。還拉著司馬懿的手熱情的道:“汝到某府上,可百無禁忌!”
剛送走張馴,又有人要求見。司馬懿快暈倒。這次來見的劉和。劉和乃宗正劉虞的兒子。劉虞乃漢室宗親。劉虞的祖父劉嘉曾任光祿勳,父親劉舒曾任丹陽太守,劉虞通過舉孝廉擔任曹吏,因能履行職務而獲升為郡吏,後因累積政績遷為幽州刺史,劉虞任幽州刺史期間,與公孫瓚配合,劉虞主要是用懷柔手段在鮮卑、烏桓、夫餘、濊貊等外族間調和,一時,各種關係處理不錯。周邊的外族隨時朝貢,不敢侵擾也少了。現在剛調到京師當宗正。宗正乃掌皇族宗室的各項事務。
劉和來司馬懿處主要任務是要問清楚發丘天官印與乾坤鵝毛扇是什麼東西?
劉和坐下,司馬懿看著他不知道如何開口。
劉和一看幹脆直來直去:“仲達,聽聞當今皇上賞汝‘發丘天官印’與‘乾坤鵝毛扇’,不知此二物是何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