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複雜的展拓(1 / 3)

展拓進來先下拜:“天使大人,小的拜見天使大人。”

司馬懿笑道:“展叔叔,免禮,免禮!”

司馬懿接著說到:“我今日幫你取名之時,你自稱當過和尚,又改當道士,看你見識廣博,卻無姓名,小兒我實在好奇。”

展拓說:“天使,小人出身,我自己也不知道,隻是我懂事以來,我就在白馬寺,說是僧人吧,也不是,隻是白馬寺的僧人把我養大。白馬寺的那些比丘給我取了一個遮法科的名。”

司馬懿說:“我在洛陽時,知道白馬寺,對於佛學,也略知一些。”

展拓道:“不隻天使大人你喜歡佛,依小的看來但凡是填不飽肚子,失意之人,大多喜歡佛與道!”

講這些,司馬懿在後世可是看過不少,歪理也不少,於是司馬懿說:“仲尼,你說得不錯,所謂儒釋道,哪裏有什麼是俗,什麼是雅?以儒字來說,儒乃人之需也,人之需有何?無非吃喝拉撒;釋,采擇也,擇而采之;道,乃入首也,無非是腦袋裏要記住的東西,所以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回到了人最原始的需求。吃喝拉撒你說俗不俗,可又有誰敢嫌它俗?”

展拓聽完,非常吃驚地看著司馬懿說:“嗯,嗯,大人佛業道行原來也這深厚,我……我……!”

司馬懿忽抬起頭對展拓說:“我在洛陽時,白馬寺倒是去過,但是沒有認真看看的,不過,旁邊的白馬寺的鬼市,倒是去過幾次,你既然在白馬寺呆過,不如說說白馬寺的事情給我見識一下?”司馬懿開始驗證這個展拓是不是說瞎話。

展拓利落的說道:“天使大人,俗語說:‘拜佛不去白馬寺,轉遍天下也枉然!’”

司馬懿說:“那你說說看,白馬寺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展拓說:“的確很神奇!世人都說漢明帝劉莊有一次做夢,夢見一個金色的人,又高又大,頂上有光明,夢醒後他很不解,上朝時問群臣。其中有位大臣說,“西方有神靈,名叫‘佛’,其形長一丈六尺,呈黃金色!”於是在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派使者去‘身毒’國求佛,三年後,使者帶回了兩個‘身毒’高僧,一個叫迦葉摩騰,另一個叫竺法蘭,三個人馱著佛像和一堆經書,回到京都洛陽。”

“嗯,確有此說。”

展拓點點頭,接著說:“使者帶高僧來了,總得有地方給人家住啊,漢明帝便在洛陽造了一座寺院,供他們居住,為了褒揚馱回佛經的白馬,便把這座寺命名為白馬寺,這便是大漢第一座佛教寺院!”

司馬懿有點好奇的問:“這兩個番僧帶的什麼經書?”

展拓說:“這兩個僧人,到了白馬寺後,天天翻譯佛經,此佛經乃《四十二章經》,此經書乃我大漢第一部經書!”

《四十二章經》司馬懿一愣,四十二章經他聽過,那是金庸大師的《鹿鼎記》當中有寫到的。《四十二章經》表麵上是一本普通佛經,其實關乎大清龍脈——滿人入關時曾在關外藏了很多寶藏,而在這部經書中,就藏有寶藏地圖。韋小寶就是收集齊了所有的八本經書,並知道寶藏的地點,但韋小寶講義氣,並沒有把寶藏挖出,斷了康熙的龍脈。

“你後來怎麼去做了道士?”

“回天使大人,小的不過是為了填飽肚子。當比丘吃不飽肚子,我就隻好去當道士了,當著道士,其實比丘與道士並無區別,如今天下人都認為,佛祖釋迦摩尼乃是老子李耳西行得道,就成了佛,此次不過是他們得道成佛,返回故裏罷了,所以別人求佛,求仙也好就我都能去念念經,作作法,隻不過初平期間我被裹脅,就成了蛾賊了,我法號本為遮法科,那幫蛾賊沒有見識,就把我叫成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