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中路(1 / 2)

酸棗會盟後,曹操安排司馬懿與王圖回到老家,幫助他尋找財源與擴大兵員,說穿了就是叫司馬懿去盜墓。司馬懿能怎麼辦,隻好跟著王圖,去尋找一些大的墓地,私底下,司馬懿暗下決心,要練出一個不同尋常的隊伍。

酸棗大營中,鮑信找到了曹操。上次袁紹像看猴子一樣看著鮑信,這讓鮑信對袁紹別有看法。到酸棗後,聽聞曹操有刺殺董卓的義舉,看到曹操又是白手起家,短短時間內組建了一支軍隊,並且知悉曹操與士卒同甘共苦,打造兵器的舉動……

鮑信由此斷定,曹操絕非尋常人!他願意跟弟弟鮑韜,鮑忠一起與曹操共同行動。曹操有五千餘人,鮑氏兄弟有兩萬多人,再加上張邈,張超兄弟倆的部隊,總數有五萬人的部隊組成中路軍,由曹操任總指揮,向西進發。

隊伍進入司隸校尉部所屬的河南尹境內,並未遇到抵抗,陽武、原武等縣的地方官們早就開溜了。接任的中牟縣令的楊原也想棄官而逃,有個人勸他不要這樣做。這個人叫任峻,是本縣人,他勸楊原說:“董卓作亂,天下莫不側目,但是都不敢先起事,不是不想,形勢還不成熟罷了。您若能趁這個機會做一個倡導者,必然得到天下的響應。”

楊原聽從了任峻的建議,自封河南尹,任命任峻為主簿,將臨近幾個已無人管理的縣都接管起來,實行臨時地方自治,招集散勇,擴充人馬,等待時機。

聽說曹操的關東聯軍來到,任峻與本地另一個知名人士張奮一起,率部來投。曹操任命任峻為騎都尉。任峻投奔曹操後,深得曹操信任,後來曹操還把一個堂妹嫁給了他。任峻是曹魏搞屯田的早期負責人之一,於建安九年(204年)去世。

有任峻的意外加盟,聯軍士氣大增,隊伍很快進發到滎陽、成皋一帶,他們的目標是占領戰略要地敖倉。敖倉之所以成為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它是當時天下最大的糧倉。滎陽、成皋附近有一條人工運河叫汴水,滎陽在北宋時候叫汴梁也叫開封就來源於此,用來連接黃河水係和南方的淮河等諸河道,可以把東南各郡的物資很便捷地運到這裏來。

曹操統帥中軍,向滎陽逼近。當晚,曹操在大帳中正閱讀兵書。突然間有腳步聲響起,戲誌才興衝衝的走進了大帳,那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

“咦,先生怎麼還沒有休息?先生的身體不好,可不宜操勞啊。”

曹操忙放下手中的《孫武十三篇》,站起來笑嗬嗬的領引戲誌才坐下,然後又為戲誌才滿上了一杯酒水,讓衛兵將帳篷裏火盆裏的炭火添加了一些,令大戰暖意融融。戲誌才的身體不好,非常怕冷。曹操的這一舉動更讓戲誌才感到了貼心的溫暖。

戲誌才笑了笑說:“主公,剛才斥候來報,滎陽守將為楊定、張苞,他們守衛滎陽的人馬不到一萬……”

曹操未等戲誌才講完,撫掌大笑道:“也是我曹孟德的運氣好。滎陽守將楊定、張苞,雖號稱是董卓麾下猛將,卻不足為慮。如果換成別人,隻怕我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實乃天助我等。”

“是啊,誰曉得董卓派此二人為主將?”

聯軍抵達滎陽城下,沒有做任何的試探,而是直接發動了攻擊。按道理說,雙方本應該進行一些短暫的接觸,比如叫陣啊,試探進攻什麼的,可是曹操沒有這樣做,而是直接攻擊。曹操哪裏管得了那麼多,誰叫滎陽才隻有一萬的人馬,而且守將居然是名不見經傳的楊定與張苞。拿下滎陽,洛陽指日可待,曹操的中路軍一個個叫囂著,定要攻破滎陽城。

滎陽城頭,寂靜無聲。隨風飄揚的旌旗,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滎陽的曆史非常久遠,經過曆朝曆代的修整,至今仍沿用戰國時期的防禦方法。準確的說,整個城防劃分為荒蕪圈、警戒圈和城防圈三個部分。距離滎陽三十裏範圍內是荒蕪圈,實行嚴格的堅壁清野戰術,連井水也投放毒藥。在進入滎陽十裏之內,就是警戒圈。此時關東聯軍的人馬就集中於警戒圈之內。

城上架設了床弩等巨型守城設備,並且在弓箭範圍內的城外阻礙物,全部鏟平。這樣是為了掃清射角和視線的盲點。城下十五步的距離,是護城壕溝。深大約有三人左右,水下布滿了竹刺。護城壕之後,有一道矮牆,堆積了無數易燃物,以阻礙聯軍的視線。馮垣後,還有一個寬約有五步距離的拒馬帶,用於阻礙敵軍接近城牆。之後是靠近城牆五步左右,還有犬牙交錯的木樁,同樣是為了阻礙敵軍攀城和刺殺墜落之地所用。

整個滎陽的防禦,可說層次分明。特別是自漢光武帝之後,滎陽作為洛陽地區的糧倉之一,其防禦更得到了加強。

張超率領本部人馬,向滎陽發動了第一輪攻擊。

奇怪的是,滎陽城頭寂靜無聲,直至廣陵軍快要逼進壕溝的時候,突然從城內傳來奇怪的號角聲。緊跟著就有無數聲奇怪的響動,從城內發射出滿天奇怪的黑點,撲簌簌朝著城下落去。那些黑點,是清一色的鐵蒺藜,落地滾動兩下之後,立刻釘在了地上。猝不及防的廣陵軍一腳就踩在遍地的鐵蒺藜上,鋒利的銳刺穿透了腳麵,鮮血淋漓。整齊的隊形,變得散亂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