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連理樹趣談(1 / 1)

在瑞士日內瓦橡樹路旁有兩株梧桐樹,這兩棵樹原來本是相鄰而立。由於兩樹距離較近,相交的樹枝因經常摩擦而蹭破樹皮並分泌液體,結果使兩樹枝權粘連,日久天長竟“相依為命”,長成了奇特的連體樹。

在我國安徽省銅陵縣鳳凰村前,有一棵樹齡達700多年的水樺樹。它在4米寬的小河兩岸各長一幹,在2.5米高處會為一體,被人們稱為鴛鴦樹。

在我國海南島興峰嶺林區,有一棵高大的樟科植物刻節楨楠,它與一棵比較細小的橄欖何首烏是一味中草藥,圖為珍奇的夫妻形何首烏,它們是在同一地方采集到的。

結成了鴛鴦樹。在離地麵1.5米左右的地方,粗壯的刻節楨楠把橄欖摟進自己的懷抱,到了7米以上,兩棵大樹的主幹緊緊地貼在一起,簡直不易分得出彼此了。

我國山東莒縣定林寺內的一棵榕樹和兩棵柏樹合為一體。該圖為其局部特寫。

在浙江省遂昌縣湖山鄉奕山村,有一株陰陽樹——樟抱鬆。遠看它是一棵樹,近看實為兩棵樹,樹根相連,密不可分,當地人稱其為“夫妻樹”。樟樹高30多米,樹圍2.5米;羅漢鬆高8米,樹圍90厘米。兩樹根部相連,樹身至1米處分開。

在北京中山公園,也有一株奇樹——說是一株,其實是兩株:粗大的柏樹幹上有一裂縫,裂縫中又長出一株槐樹來,兩樹合為一體,自然天成,奇妙無比,被取名為“槐柏合抱”,成為中山公園裏一處有趣的植物景觀。這兩棵擁抱在一起同生同長的槐樹和柏樹,至少已經有300年的曆史了。

在我國廣西陸川縣溫泉鄉盤龍村有一棵榕樹和鬆樹合為一體的奇特大樹,高29米,樹冠覆蓋麵積約200平方米。主幹分枝處榕樹幹將鬆樹幹完全抱攏,鬆樹幹從榕樹幹腹心穿出仍往上生長,二樹枝葉交叉相錯,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