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花大王花趣談(1 / 1)

大王花又名萊佛士大花草,1815年5月,英國植物學家萊佛士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東南部的熱帶森林中首次發現,為了紀念它的發現者,便將其命名為萊佛士大花草。

大王花平均重約六七千克,直徑1米左右。最大的直徑約1.4米,最重的達三四十千克。花瓣呈紅色或紫棕色,含有很多漿汁,每片花瓣大約30~40厘米長,20厘米寬。花的中心部分很特別,看上去像一隻臉盆,如用它盛水,可裝六七千克之多。

大王花無根無葉無莖,其生長期較長,但花期短暫。花期一過,整株花就掉落在地,開始腐爛。大王花的生長周期很長,當一顆細小的種子散落到其他植物的表皮上以後,便慢慢形成一個“實心瘤”,待長至杏仁大小時,就會衝出表層,且不斷變大,幾個月後長成一個葉球。令人驚奇的是,作為“世界花王”,它盛開時不但不香,反而散發出一股惡臭氣味,讓人聞而卻步,卻招來了一群臭味相投的朋友——蠅類和甲蟲。它們在花上爬來爬去,無意中充當了傳粉的媒人。它花期短暫,3天後失去光澤;一周後,花朵完全變黑;再過15天,整株花掉落在地,開始腐爛。

大王花另一奇特之處在於它既無根,又無莖,還沒有葉子,簡直有些不像植物。而且別看它在花中稱王,可過的卻是一種寄生生活。它隻有黏附在葡萄科的爬岩藤屬植物的身上方能生長。由於花期短暫,因而授粉也非常迅速。此外,為了使授粉有效,附近需有雄性花朵,而且還必須要求雌、雄花朵同時開放。

授畢花粉,便開始結出果實。大約六七個月之後,便產生了成百上千個沙粒般大小的種子,完成整個生長周期大約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其花蕾的死亡率相當高,因為它對外界的騷擾異常敏感。

大王花直徑可達1米,它像蘑菇一樣緊貼地麵寄生在藤本植物上。開花季節,它那巨大的花朵發出臭肉的味道,吸引被迷惑的蠅類和甲蟲為其傳粉。圖為類似大王花的一種草本植物。

關於大王花,至今尚有許多謎沒有解開。例如,這種植物究竟是如何以其獨特的方式、利用特定的植物和昆蟲進行寄生生活的?它是怎樣得以進入腐敗的藤本植物的表皮的?又是如何散布種子的?對於後一個問題,人們猜想,可能是由白蟻或吃食白蟻的小動物將其種子遺留在植物表皮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