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重陽節後,天地間陰氣漸盛。文巽和老錢便開始商量起靈回鄉的事。
老錢去請了幾位能幹的道士主持相應的法事,又請了二十名精壯男子幫工。縣衙李縣令這邊也派了二十名衙役一路護送。
選定吉日後,一路人馬便往荊州開拔。按照商量的路線,老錢他們計劃先去荊州起靈,再運送棺材去青州,走官道的話一個來回也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錢進要參加明年的秋闈,寶兒還小。因此一家人商定文氏和錢進兄妹在家等候,等秋闈後再隨老錢一起去青州老家拜見外公。
老錢和舅舅出發後,錢進也一門心思花在科舉上。他找來曆年會試頭三名的卷子,每天起早貪黑的背誦。陳教諭對此讚不絕口。
……
農曆十一月十四的傍晚,離冬至還有一天,觀海城下起了大雪。
錢進穿好冬衣,立在門廊下,看著那一片片鵝毛大雪。整個天地間慢慢的披上了一層白裝,一點點雪停的意思都沒有。他這身棉襖略微有點單薄,縣學又沒有火爐,整個宿舍冷的刺骨。
錢進想著有段時間沒去楊應和那裏了,於是便上街打了兩壺酒,切了四斤生牛肉,讓肉販切好片,然後敲響了楊應和家的門。
門開了一條縫,露出楊應和半邊臉。見是錢進,他趕忙開門。
“楊師,用過飯沒?”
“還沒,有段日子沒來了吧。”
“最近家裏發生了點事……楊師,你這裏連個火爐都沒有啊?”
“房子太小,再擺個火爐,萬一失火我這些書就不保咯。”
“楊師,咱們今天改善改善夥食。”錢進提了提手中的牛肉。
“進兒倒是會享受。”
於是兩人來到縣學灶房。今天天寒,灶房已經沒人,就隻剩廚子一個人還在吃飯。那廚子聽說錢進要借用下廚房,又得了錢進兩文錢,便匆匆兩口扒完飯就出去了。
錢進今天準備重溫下做飯的感覺。以前他經常自己做飯吃,現在已經十多年沒試過手藝了。
爐膛裏麵還有些餘燼,錢進把灰燼扒開,又找了一把幹稻草蓋上麵,用吹火筒吹了幾下。不一會兒,幹稻草便點燃了。錢進又小心加了些枯柴,把火燒旺。
錢進又用竹刷把鍋刷了,待鍋子燒熱,放了塊豬油在裏麵,把肉販搭給他的一塊牛油放裏麵剪了。待煎的差不多的時候,便撒了些生薑片、蒜片、胡椒粉進去,然後倒了幾瓢水,等著水燒開。
楊應和則把衣服下擺搭在腿上,幫錢進燒火。見他手藝這麼純熟,楊應和問道:
“進兒,看你做飯這麼熟練,以前經常下廚?”
“差不多吧……”
“令堂在家,似乎也用不著你下廚吧?”
“有段時間我自己做飯……”
錢進回憶起自己前世的一些事情,有些暗自神傷。
這時,鍋裏的水燒開了,錢進忙把牛肉片洗幹淨全部倒進去,把鍋蓋蓋上。
大約一刻鍾後,整個灶房都洋溢著一股肉香味。錢進從灶膛引出一些未燃盡的柴火放進火盆,又堆些木炭在火盆旁邊,火盆正中則立個鐵架。
待一切準備妥當,錢進把一鍋牛肉全部盛進鐵鍋,撒上鹽放在鐵架上邊熱邊吃,一個火鍋便大功告成了。
楊應和聞到香氣,食指大動,夾了兩塊牛肉吃了。
“恩,好吃,好吃。很久沒有吃過這麼香的肉了。”
“若有辣椒,那就吃的更爽了。您先將就著吃。”
“辣椒是何物?”
“是一種很辣的蔬菜。經常吃可以開胃,還可以解濕氣。”
“那以後有機會可要嚐嚐。”
錢進又把兩壺酒在火盆邊上熱了,整個屋子都飄蕩著酒香。
“楊師,敬您。”
兩個人各喝了一大口,身子也漸漸的熱乎起來。
“楊師,這幾年冬天似乎越來越冷了。”
“確實。我自幼在觀海城長大,以前這裏很少下雪的。這幾年也不知怎的,連續幾個冬天都下雪了。”
聽到這裏,錢進有些擔憂。陳國以農業為根本,且又以北方小麥為重。天氣過於寒冷,冬天播的麥種就容易凍壞,或者到了發芽的時候土地還沒解凍,小麥就會大麵積減產甚至顆粒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