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北首輔(1 / 2)

從弘遠鏢局回來後,錢進心裏總算放下了幾樁心事。

倭寇之害始終如高懸之劍,不知道何時就會落下。早點把家人接到京城,他就沒了後顧之憂,以後做事也爽利一些。

這次順帶著跟弘遠鏢局扯上了關係,以後有什麼財貨需要運送的話,就可以委托鏢局。至於雲三娘那裏,雖然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向雲老爺子詢問,但看情形暫時應該是無事的,頂多是被關起來了而已。

…………

用過午飯之後,錢進跟蠶娘說了聲便出了四合院。

來京城三個多月了,他一直沒有去拜會李首輔。倒不是他不上心,隻是科舉沒有放榜之前他冒冒然上門,容易給人留下口實。這次他已經中了狀元,底氣也足了,再者陛下又沒召見分派事務,他若再不去拜訪就顯得有些無禮了。

做陳國的官員是一個苦差,沒有休假。每天天麻麻亮,京城的大員們就得在承天門外等候朝會,無論刮風下雨都是如此。

即便作為內閣首輔,也沒有例外。除去朝會,他還要處理陳國各地官員的奏章。

先帝在位時,內閣隻有建言之責,處理政事最終還是得落在六部。十八學士案之後,李首輔撥亂反正,將閹黨一並剪除,自此在朝中聲望無與倫比。後來,先帝體弱多病,處理政事都問李首輔的意見,這內閣的地位便逐漸淩駕於六部之上了。

坊間有童謠雲:

皇帝坐中宮,坐擁天下民;

首輔領六部,票擬呈天子。

公公執朱筆,批紅旨意出。

這‘票擬’說的便是指首輔給官員們的奏章所作的背書,多是些建言獻策。皇帝接到這些奏章後,一般都是口授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批複。因為劉軒一黨禍害之深,皇帝和大臣對太監們都很忌憚,這司禮監的地位便江河日下,李首輔的票擬便相當於最終意見。尤其是仁武皇帝即位後,李首輔受封太傅,位列三公,地位更是空前。

…………

約摸一個時辰後,錢進到了李府。

這裏是一處依山傍水的所在,地處內城西邊的小時雍坊,院子側對麵便是內城最大的湖泊——太液池,院子後麵則是一處小山,上麵長滿了長青樹木。

再看那所宅院,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兩個碩大的石獅子,三級漢白玉砌成的台階上麵,四根楠木圓柱支撐起一座簷角飛立的木製門樓。門樓兩側延伸出去,全部是青磚砌成的高牆。門樓上方橫著一塊木製匾額,上麵寫著‘李府’兩個狂草大字。門樓中間則是一道高約三米的朱紅大門,此刻正緊閉著,上麵鑲滿了銅釘,還有兩個銅質的門環。

錢進整了下衣衫,拉住門上的銅環輕輕的叩了幾下。不一會兒,側門吱呀一聲開了,從裏麵走出一位中年管事。

那名管事打量了一下錢進,問道:“你有何事?”

錢進直接表明來意,拱手說道:“鄙人觀海城錢進,奉天正公之命特來拜見首輔,煩請通報一聲。”

中年管事聽得天正公之名,又將錢進細細打量了一番,說道:“公子來得早了點,首輔此刻應該還在文淵閣理事,往常都是晚飯時候才會回來。左右也是要等,不如隨我去東書房吧。”

錢進連忙謝過,便隨他從側門進了院子。京城多高門大院,稍微上了點品級的官員府邸平常是不會開中門的,除非來了貴客。算上天正公與首輔的私交,錢進也隻是個後輩,中年管事也做不了主開中門。

穿過兩道內門,繞過一道影壁,眼前是一條廊道直通向庭院深處,廊道兩側錯落有致的布局著十幾座各式廂房、樓閣,間歇處巧妙的堆疊著幾座假山,假山周圍種了些奇花異草。路上偶爾有幾名仆人經過,皆斂聲靜氣,垂首側立。

看這布局,應該是典型的江南庭院風格了,講究的便是‘庭院深深,寧靜致遠’。

與李府相比,錢進感覺外公那座院子不論從規模、布置都差了不止十條街。估計隻有徐寶祿那所官邸可以與之媲美。可這裏是京城,比不得粵州地多,要在京城弄這麼大一所宅院,非底蘊深厚者不能為之。

中年管事引錢進在東書房落座,又吩咐仆婦看茶。左右無事,錢進便與他東拉西扯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