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入宮(1 / 2)

八月十五的清晨,初升的朝霞映在京城那龐大巍峨的宮殿建築群上。從外頭看去,那閃閃發光的琉璃瓦,還有那些金箔裱糊的雕梁畫棟,給整個皇城蒙上了一層氤氳的黃金光澤,也難怪那些西洋人會認為陳國的皇城是由純黃金打造的。

此時,錢進正隨蘇公公走在皇宮的宮牆下,身後還跟著二十幾名抬著木箱子的小黃門。

望著那些木箱子,錢進心疼得直牙酸。裏麵那些勾兌酒雖然隻值個二十多兩,可那些青花瓷酒瓶就花了二百多兩。

今兒個是中秋,宮裏麵傳旨召天子侍講、翰林院學士錢進入宮覲見。旨意是昨晚才到四合院的,同時送來的還有兩套繡著紫鴛鴦的青袍官服。

四合院忙乎了一宿,才將入宮所需準備好。三更天的時候,文氏和寶兒母女倆又忙乎了半個時辰,才幫錢進穿戴整齊。

一路上安靜的出奇。錢進打了個哈欠,卻一下沒把控好發出了聲音。有幾名小黃門在後麵小聲嘀咕,卻被蘇公公回頭一個淩厲的眼神嚇得趕緊閉嘴。錢進心裏麵笑了一下,心說昨夜給蘇公公的那二百兩銀子果然沒有白打發。

一行人就這麼安靜的走著,錢進都記不清穿過了多少道門洞,轉了多少個拐角。八月的天氣有些熱,披著那身青袍官服,他額頭上已經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此行的目的地是仁壽宮,也就是仁武皇帝的生母鄭太後所在的宮殿,中途還得先去禦書房打個轉,據說陛下還有些吩咐。

聽蘇公公的意思,太後召見主要是想看看自己德行如何,畢竟這天子侍講是要常伴天子左右的。若是讓德行有虧的人侍奉皇帝,豈不應了“近墨者黑”那句古語?

穿過一道極深的門洞後,入眼處是一片開闊地區域,四周錯落有致的布局著一些大大小小的宮殿、假山,還有花園。看那些建築風格,生活氣息很濃,想必已經進了內廷的區域了。

錢進的心裏沒來由的咕咚了下。馬上就要見到陳國的皇帝,還有那位一直輔政的鄭太後,他跟陳國億萬百姓一樣也會緊張。

命運的安排有時是不可捉摸的。他一個現代人穿越到陳國,信奉的是‘格物致知,造化萬民’,而陳國奉行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一切都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服務於皇權。

若是給他足夠的實力,他不介意將這一切給打個稀巴爛,重塑一個新的陳國。可是,因為外公和舅舅的關係,他又與皇權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先是和皇帝一起出了趟居庸關,後麵又被點了狀元,以後還要常伴天子身邊。

前邊蘇公公回頭見錢進步子慢下來,便輕輕咳嗽了一聲提醒。錢進趕緊摒除這些要命的想法,疾步跟上。前邊不遠處就是禦書房,也就是皇帝平時看書和批閱奏章的地方。

到殿門口的時候,蘇公公示意錢進在門口等一下,他先進去跟陛下通報一聲。錢進有些無聊,便打量起門口那兩位全身戎裝的守衛來,結果發現其中一名看著有些眼熟。

正思索間,那名守衛說道:“錢大人,本官乃金吾衛五品帶刀侍衛金鐸,當值時刻恕不能行禮。”說罷,他又往前走了小半步,低聲說道:“得空的時候還請錢大人賞臉一聚,我們幾位兄弟都想借您的寶刀一觀。”

錢進終於想起,這金鐸就是那晚隨仁武皇帝偷跑出居庸關的幾人之一,自己還曾與他交過手,把他的刀都劈斷了。現在大家已經同殿為官,日後少不得要經常照麵,他也不好抹了這金鐸的麵子,於是拱手笑道:“好說……好說。”

這時,蘇公公在門口衝錢進招手。錢進於是整了整官服,換上一副肅穆的表情,便沿著殿前的漢白玉台階進了殿。

禦書房內,一位年輕人此刻正一手負立,另一隻手則抓著一支大狼毫筆奮筆疾書。此人正是陳國第十四代皇帝趙無極。旁邊蔡公公正小心伺候著,待皇帝寫完一張就抽走攤在另一副桌案上晾幹,再鋪上新的。

錢進躬身立在門口沒有出聲,趁著這當口兒他細細打量一下了皇帝。皇帝看上去身材比較瘦弱,比錢進矮了小半個頭,皮膚白皙,麵目也還比較清秀。

正當錢進納悶皇帝為何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時,仁武皇帝抬起頭來笑道:“錢愛卿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