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朝議(1 / 2)

翌日寅時,一輪圓月懸空。

此時,京城的老百姓還在熟睡。大大小小的京官們已經從各自的府邸鑽出,或坐著大轎,或步行趕路,漸漸的彙成了一支入朝會的洪流。

錢進也是這支洪流中的一員。

前天夜裏因太後召見的事一宿沒睡,今晨又要這麼早起床,這對於他一個每天睡到自然醒的人來說異常的艱難。寶兒又是捏鼻子又是敷冷水才把他從床上攆下來。

當天邊第一縷晨曦照耀大地時,百官們終於等到上朝的鍾聲,紛紛持牙牌從承天門左右掖門魚貫而入,在奉天殿前的禦道兩側按照品級站好,文官在左,武官在右。

樂起,鳴鞭①,鴻臚寺卿高聲唱“入班”。

早已習慣這些流程的內閣輔臣、各部尚書,還有各科道的大員們排好隊形沿著殿前的台階入殿。

錢進也跟在後麵,惹來周邊一片豔羨。奉天殿裏麵就那麼大,而在京為官的何止上千。因此,四品以下的官員是沒資格入奉天殿議事的。錢進是個例外,他要記錄皇帝的言行,回答皇帝的問詢,職責所在。另外一個例外就是六科的給事中,雖然隻有正七品,但可以直接麵見陛下,也可以行彈劾之責。

入殿後,錢進發現年輕的仁武皇帝已端坐廊內正中的金台②上,各路大員也差不多分成兩邊站好。

正當他猶豫著該站哪裏時,李首輔輕輕咳了一聲,朝金台那邊努了努嘴。錢進順著首輔的目光望去,隻見金台兩側也站立了十幾名官員,大都是穿著青袍拿著笏板的,中間夾雜著幾名穿紅袍的官員。

錢進心裏不由嘀咕起來。敢情這天子侍講有這麼多人!他起先還以為是個很稀缺的官職。

忍住襲來的失落感,謝過首輔,錢進沿著廊內一側的台階爬上金台,在左側尋了個空處擠了進去。旁邊幾位仁兄投來不太友好的目光。錢進朝他們笑了笑,算是打過招呼了。

這時,鴻臚寺卿黃文濤高聲唱道:“再鳴鞭,行一拜三叩之禮。”

鳴鞭就相當於鳴禮炮,需要把一根長鞭抽的震天響,端的是個技術活兒。待三聲鞭響過後,眾官員皆斂聲拜伏於地。錢進也跟著照做,中途他用餘光掃了一下,隻見金台之下黑壓壓的一片烏紗帽。

禮畢,早朝開始。

當下便有戶部侍郎呂頌奏道:“稟陛下,如今有漕六省①漕糧大抵已運抵京、通②二倉,南直隸漕糧130萬石,河南28萬石,山東20萬石,餘下江西、湖廣、浙江三省運糧官兵月底便可抵京。若按去年來算,江西可運漕糧約50萬石,浙江40萬石,湖廣22萬石。合計可得漕糧290萬石。另,太倉今年入銀有200萬兩。”

這呂頌便是陳雄的舅舅。與陳雄爭訟之時,錢進便已聽說過呂侍郎的大名,今次卻是第一次見到真人,隻見他四十幾許的年紀,身量中等,麵皮白皙,蓄長須,也長了一對三角眼,一看便是精明之輩。

仁武皇帝今年才理政,聽了呂侍郎的奏報之後,他也弄不明白這些糧銀是多是寡,便幹咳了一聲,問道:“依呂愛卿來看,今年北運的漕糧和歲銀可還足用?”

呂頌頓了頓,沉聲說道:“陛下,邊軍的年例、各衛所的折糧銀、軍士的布花銀,還有京營的餉銀……一年所出大約130萬兩,若無別的開銷,這銀兩倒是夠了,隻是還要給在京的官員發俸。大運河每年也需要疏通,所需銀錢還是未知之數。至於歲糧,每年官軍的月糧③、九陵衛④、外衛及京營的行糧⑤需320萬石,這裏就有30萬石的虧空,得想法子補漏。”

聽完呂頌這番話,年輕的仁武皇帝總算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不妙,稚嫩的臉上也開始陰鬱起來。他今年行了冠禮上朝議政,卻沒料到等著他接手的是這樣一副爛攤子。

殿中的諸位大員拿不準皇帝此刻的想法。為免做出頭鳥,他們出奇一致的選擇了沉默。

仁武皇帝的目光在諸位大員的臉上一一掃過,心中不由無名火起。自己出居庸關遊玩的時候,你們倒是追的緊;平日說教的時候,你們滿口的聖人學說;現在需要你們出主意的時候就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