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入主文淵閣(2 / 2)

徐寶祿返頭盯著錢進看了片刻,點頭說道:“世侄有心了。如今我尚未入朝,確實有些走不開。”

兩人又商量好起靈的日子,還有相應的人手配製。

…………

第二天清晨,一場明爭暗鬥正在奉天殿上演。

早有人得到消息,徐寶祿將出任內閣新一任首輔。一個地方大員直接出任首輔,這在陳國也是頭一遭。

王尚書歸隱後,內閣副首輔的位置一直空缺;李首輔仙逝,首輔的位置也空了出來。朝堂之中不少大員滿心期盼,這段日子也經常去太後那裏說項,明裏暗裏的法子都用了,為的就是爭這兩個位子。

大臣們的這些心思,太後心裏自然清楚。

陛下新登大寶的時候,有大臣跳出來說陛下年幼不能打理好朝政,更有甚者還有人說要迎接明王入京。那會是李首輔殺了幾個出頭鳥才壓下。

如今,太後威勢已然養成,又豈會讓朝堂的權力更迭出現變故?因此,今日太後破天荒的參加了早朝,為的就是堵住眾位大臣的嘴巴,為徐寶祿接任首輔之事站台。不光是首輔,副首輔的位置太後也擬定了人選,直接點了翰林院大學士郭廣明出任。

徐寶祿趁熱打鐵,遞上了一份吏部補錄官員的人選。黑衣人夜襲鎮撫司的時候,將柳侍郎一幹人等殺了個幹淨,吏部都快成了個空殼。昨夜,徐寶祿心中一盤算,將補錄官員的名單造冊,今兒個一上朝便呈給了太後。

新任首輔的第一份奏章,太後自然要給些麵子。另外,吏部如今已經成了徐寶祿打理的地方,太後也不會多加幹涉,隻象征性地劃掉了幾個名字,其餘的一概準奏。出任吏部左侍郎的便是錢進參加廣東秋闈的主考官林佑堂;右侍郎依然由安如海出任。

這右侍郎本無甚實權,安如海又是個老學究,因此平安度過了這次大清洗。徐寶祿也不想給人留下任人唯親的罵名,便決定幹脆由他繼續出任右侍郎。

對於徐寶祿的這份官冊,群臣雖有怨言,奈何有太後幫著說話,最後也不了了之。

太後深知打一棒子要給個甜棗的道理。

接下來,她又欽點了六十多個人名,多是前些天大臣們去仁壽宮跟她提起過的。雖然當時她沒表態,但其實心裏一直有本譜。若是確實有些才華的,她也不攔著。一來算是給這些大臣們一個補償;二來,也是為了填補大清洗後的官員空缺,以實現朝堂的平穩過渡。

如此安排之後,得到好處多的自然是暗自竊喜;沒有得到實惠的也隻能怪自己去太後那裏走動的少了。

這樣一來,徐寶祿在朝堂之上總算有了立足之處,接下來他需要辦幾件大事才能徹底站穩腳跟。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第一把火他已經早早地備下了,隻等著鴻臚寺的折子一到皇宮,他便開始發力。

退朝之後,徐寶祿去了文淵閣。

望著首輔呆了幾十年的值房,還有桌案上高高堆起的那些奏章,徐寶祿心裏沒來由的冒出來一句從錢進那裏聽來的口頭禪: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

“天若要塌下來,就讓我徐寶祿先撐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