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翰林院(1 / 2)

錢進與郭掌院邊走邊聊。

本來錢進對老學究有一種深深的忌憚。孰料郭掌院對天文、地理、文史、藝術、醫術等都有涉獵,聊起天來引經據典,倒也有趣的很,讓他這位從現代穿越而來的人都有些汗顏。

兩人在皇城外沿著禦道延伸線往南走了一段,再往東邊行了半刻鍾,便到了一處古色古香的木房子跟前。庭前有兩棵百年老柏樹,樹中間夾著一道青石板路,往裏走便是翰林院的正堂,繁複的屋角下垂立一塊半米多長的紅漆木牌,上麵用金字題了翰林院三個大字。

自高祖鼎定天下以後,這裏便成了陳國儲備人才的地方。能夠入選翰林更是一種莫大的榮耀,翰林院的庶吉士更是有“儲相”之稱,端的是貴不可言。因此,翰林院對於點翰林之事慎之又慎,不光要人品端正,學問也必須純粹,能夠出口成章最好,主要職責便是修史編撰、起草詔書,有時候還要陪皇子皇孫讀書。

相較而言,國子監則相當於陳國的最高學府。據說滿員的時候有學子八千,平時講經授義,同時兼理陳國各地學政之事。

錢進頂著個翰林院編修的官銜,卻沒在這裏坐過一天班,也難怪郭掌院會惱火。這也怪不得他,若是讓他在翰林院呆著,幾年之後頂多能謀個高位。可陳國最不缺的就是官員,京城大清洗之後割掉了一批,皇家的恩典一開,新一波的官員便如雨後的韭菜一般長出來了。

此時,錢進正站在翰林院那塊金字招牌底下觀摩。

郭掌院在一旁問道:“怎麼,到了院門口都不進去看看?陛下點了你的翰林,你卻幾個月不來坐班,院中的人頗有微詞。若不是你上次送過來那批酒,估計他們都要去告禦狀去了。”

“有這麼嚴重?那我再送幾百瓶過來壓一壓。”錢進正色道。

郭掌院臉色一沉,罵道:“憑你多少好酒,也封不住翰林院兩百來號人的嘴。請吧!”說罷,他袖子一揮,便率先往院內走去。錢進趕忙跟上。

首先步入的便是翰林院的正堂,左側為讀講廳,右側為編檢廳;穿過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宏大的庭院,裏麵錯落有致地栽種著幾顆合腰粗的槐樹,庭院兩側分立著兩座廟,分別為昌黎與土穀二祠,以及待詔廳、和典簿廳等建築,這裏是內堂;內堂之後還有後堂,裏麵大小建築十餘座。

郭掌院領著錢進在院中轉了有小半個時辰,才算把翰林院逛了個大概。錢進一直跟在身後,眼睛卻被院內隨處可見的精美木雕和建築,還有曆代翰林出身的大儒所留題字給吸引住了。

兩人回到正堂,郭掌院笑著說道:“怎麼樣,這翰林院可還逛得?”

“豈止是逛得?學生已經是震撼了。”錢進恭維道。

“哈哈哈,別的不敢吹噓,若是要比書多,整個陳國也比不上我這裏。甭管它什麼書,隻要叫得上名字的,都可以在這裏找到。”郭掌院撫須笑道:“你若是願意,我便給你安排間值房,以後不論早晚都可以來。”

“如此甚好,學生先行謝過了。”錢進拱手說道。他突然對入翰林院沒那麼排斥了。不說別的,若是想找些書籍查證,翰林院的藏書庫絕不會讓人失望。

郭掌院對錢進的言談舉止還算滿意,》便領著他去了右側的編檢廳。

一開門,錢進便被裏麵繁忙的景象給驚住了。怪不得外頭並無多少人走動,原來人都到了這座廳房。隻見裏麵擺著五十多張桌案,每張桌案之前立著三四位官員,有抄寫的,有核對的,不一而足。廳房兩側,立著十幾座兩人多高的書櫥,旁邊架著木梯。若是有官員需要查找書籍,便有人按著編號去書櫥查找。

一名穿綠袍的中年官員見到掌院,便上前搭話道:“郭掌院,《大陳會典》已編撰完成八千五百冊,太後壽誕完成九千冊應該不在話下。”

郭掌院滿意的點了點頭,示意那名官員退下。他走到廳中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諸位臣工稍作休息,且來認識認識這位同僚。”

眾官員聞言都望向錢進,又看著麵生,都拿眼詢問郭掌院。郭掌院卻眼觀鼻鼻觀心,任由錢進獨自應對。

錢進小聲抱怨了一句,便打了個哈哈,朝著眾官員拱手說道:“鄙人錢進,給大家行禮了。”

眾人聞言便七嘴八舌的嚷嚷起來,有不滿的,也有好奇的。兩名上了年紀的老學究上來扯住錢進,問道:“錢編修,你上次送來的酒味道不錯,怎麼隻送了兩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