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建築藝術(1)(3 / 3)

(10)坊表

中國古代具有表彰、紀念、導向或標誌作用的建築物,包括牌坊、華表等。牌坊又稱牌樓,是一種隻有單排立柱,起劃分或控製空間作用的建築。在單排立柱上加額枋等構件而不加屋頂的稱為牌坊,上施屋頂的稱為牌樓,這種屋頂俗稱為“樓”,立柱上端高出屋頂的稱為“衝天牌樓”。牌樓建立於離宮、苑囿、寺觀、陵墓等大型建築組群的入口處時,形製的級別較高。衝天牌樓則多建立在城鎮街衢的衝要處,如大路起點、十字路口、橋的兩端以及商店的門麵。前者成為建築組群的前奏,造成莊嚴、肅穆、深邃的氣氛,對主體建築起陪襯作用;後者則可以起豐富街景、標誌位置的作用。江南有些城鎮中有跨街一連建造多座牌坊的,多為“旌表功名”或“表彰節孝”。在山林風景區也多在山道上建牌坊,既是寺觀的前奏,又是山路進程的標誌。

華表為成對的立柱,起標誌或紀念性作用。漢代稱桓表。元代以前,華表主要為木製,上插十字形木板,頂上立白鶴,多設於路口、橋頭和衙署前。明以後華表多為石製,下有須彌座;石柱上端用一雕雲紋石板,稱雲板;柱頂上原立鶴改用蹲獸,俗稱“朝天吼”。華表四周圍以石欄。華表和欄杆上遍施精美浮雕。明清時的華表主要立在宮殿、陵墓前,個別有立在橋頭的,如北京盧溝橋頭。明永樂年間所建北京天安門前和十三陵碑亭四周的華表是現存的典型。

古希臘建築

古希臘的文化,是歐洲文化的源泉與寶庫,古希臘的建築藝術,則是歐洲建築藝術的源泉與寶庫。因此,談西方建築及其風格,就不能不首先談古希臘的建築風格。

古希臘建築風格的特點主要是和諧、完美、崇高。而古希臘的神廟建築則是這些風格特點的集中體現者,也是古希臘,乃至整個歐洲最偉大、最輝煌、影響最深遠的建築。這些風格特點,在古希臘神廟的各個方麵都有鮮明的表現。首先是柱式。古希臘的“柱式”,不僅僅是一種建築部件的形式,而且更準確地說,它是一種建築規範的風格,這種規範和風格的特點是,追求建築的簷部(包括額枋、簷壁、簷口)及柱子(柱礎、柱身、柱頭)的嚴格和諧的比例和以人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臘最典型、最輝煌,也是意味最深長的柱式主要有三種,即陶立克、愛奧尼克和科林斯柱式。這些柱式,不僅外在形體直觀地顯示出和諧、完美、崇高的風格,而且其比例規範也無不顯出和諧與完美的風格。

從外在形體看,三種柱式各有特點,陶立克的柱頭是簡單而剛挺的倒立圓錐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鋒利的棱角,沒有柱礎,雄壯的柱身從台麵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殺十分明顯,力透著男性體態的剛勁雄健之美。愛奧尼克,其外在形體修長、端麗,柱頭則帶婀娜瀟灑的兩個渦卷,盡展女性體態的清秀柔和之美。科林斯的柱身與愛奧尼克相似,而柱頭則更為華麗,形如倒鍾,四周飾以鋸齒狀葉片,宛如滿盛卷草的花籃。

從比例與規範來看,陶立克一般是柱高為底徑的4~6倍,簷部高度約為整個柱子的1/4,而柱子之間的距離,一般為柱子直徑的1.2~1.5倍,十分協調、規整而完美。愛奧尼克,柱高一般為底徑的9~10倍,簷部高度約為整個柱式的1/5,柱子之間的距離約為柱子直徑的兩倍,十分有序而和美。科林斯,在比例、規範上與愛奧尼克相似。這些比例與規範,與這些柱式的外在形體的風格完全一致,都以人為尺度,以人體美為其風格的根本依據,它們的造型可以說是人的風度、形態、容顏、舉止美的藝術顯現,而它們的比例與規範,則可以說是人體比例、結構規律的形象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