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建築藝術(4)(3 / 3)

孔廟著名的石刻藝術品有漢畫像石、明清雕鐫石柱和明刻聖跡圖等。漢畫像石有90餘塊,題材豐富廣泛,既有人們社會生活的記錄,也有曆史故事、神話傳說的反映。雕刻技法多樣,有線刻、有浮雕,線刻有減地,有剔地,有素地,有線地;浮雕有深有淺,有光麵,有糙麵。風格或嚴謹精細,或豪放粗獷,線條流暢,造型優美。明清雕鎊石柱共74根,其中減地平鐫56根,高浮雕18根。減地平鐫圖案多為小幅雲龍、鳳凰牡丹,清雍正帝七年刻,崇聖祠刻牡丹、石榴、荷花等花卉,構圖優美,是明弘治十七年的遺物。石雕的精品是浮雕龍柱;大成毆前簷十柱,每柱高達6米,最為高大,崇聖祠二柱龍姿矯健,雲形活潑,水平最高。另外聖時門、大成門、大成殿的淺浮雕雲龍石陛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聖跡因為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據孔廟宋金木刻增補而成,由曲阜儒學生員毛鳳翼彙校、揚州楊芝作畫、蘇州石工章草上石,共一百二十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跡,是我國較早的大型連環畫之一,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兩千多年來,曲阜孔廟旋毀旋修,從未廢棄,在國家的保護下,由孔子的一座私人住宅發展成為規模形製與帝王宮殿相埒的龐大建築群,延時之久,記載之豐,可以說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孤例。

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的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四世紀)的辟疆園,曆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內內。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萬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之稱。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過清、構築精致、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可分為宅地園林、市郊園林和寺廟園林三大類。這些園林多為宅地園林,由貴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優雅,反映了出曆代園林的不同風格,同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的程度上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

(1)拙政園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園。拙政園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後為明代監察禦史王獻臣歸隱之地,取“拙者之為政”的語意而名,曾為太平天國忠王府的一部分,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拙政園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2)滄浪亭

滄浪亭地處城南三元坊,在現存蘇州園林中,曆史最為悠久。全園布局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並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全園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勝,而以自然為美。

(3)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曆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而得名。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譽盛名,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4)留園

留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園中分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池為中心,風景明淨清幽;東部則廳堂宏麗軒敞,重樓疊閣;西部是土山楓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園風光。全園建築布局結構嚴謹,尤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亦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5)網師園

網師園,全園占地約八畝餘,還不及拙政園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見大,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又富於變化,園內有園,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築雖多,卻不見擁塞,山池雖小,卻不覺局促,因此被認為是蘇州古典園林中以少勝多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