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攝影藝術(4)(2 / 3)

人像背景並非要別致高雅的樓堂館所或豪華住宅,如與便裝、運動服、牛仔服配套,背景一棵樹、一叢灌木、一堵石牆就可以。背景選擇應遵循一個基本原則——簡潔。

還要提醒注意的是,不要讓背景搶“鏡頭”。背景是鮮花,一定不能讓它與人像“媲美”。背景不能太雜亂、刺眼。

戶外人像選擇空間極大,可以運用不同的景觀做背景產生風格迥異的影調形象,明亮的天空作背景,可輕易構成高調;門前拍片其室內外的光比極易拍成低調;粗獷自然的一組樹葉前也可拍出虛幻迷你的襯景。可以利用水麵反光產生亮背景,形成高調人像;有時頂側光之類不理想光線,也能造就幾分生動。

(4)曝光控製

正確曝光是一幅好圖像的技術關鍵,雖然大多數相機均有測光、自動曝光係統,但獨立式手持測光表,卻更有利於測量千變萬化的戶外光源。譬如逆光照,根據光線比較暗的陰影部分確定曝光值,通過適當增加曝光量(提高1/2EV至2EV),能較好地表現人物皮膚的質感,增添藝術魅力。當然,一般情況下單反機的機內測光係統完全能擔當此任,但在某些情況下需避免誤測,如大麵積亮或暗背景,穿全黑、全白服飾時,可以實施正、負補光或對人物麵部局部測光、點測光解決。

(5)構圖

關於構圖可以說出許多規則,而最佳的規則,則在於突破這些規則以獲取有創意的人像照。常規上,不要把人物置於畫麵中央位置(往往使畫麵呆板,缺乏感染力)。相對較好的構圖是把主體人物稍稍偏於上下或左右一側,可增加畫麵的空間深度。最理想的構圖比例,則在豎、橫畫麵三等分的“井”字線上。這種微妙的畫麵平衡,能較好地發揮主體人物在畫麵上的組織作用,產生極好的視覺效果,使主體更加鮮明突出。拍人物特寫,則讓拍攝對象的眼睛處在畫麵上部的三分之一位置。忌眼部在畫麵中間,隻要眼睛位置“正確”,不要怕切掉部分頭發什麼的。當然這些是一般規律。你盡可以創造條件,發揮你的才智去突破它。

(6)拍攝角度

所謂拍攝角度,即照相機鏡頭對向被攝人物的角度。通常采取與人眼同一水平線,即平視拍攝的方法。相機位置不宜過高,否則人物頭大腿短。最好讓相機與肩持平,頭像特寫則應讓相機與眼持平,忌低於鼻子、下巴。

有時為求得特殊效果而進行仰視拍攝,此時宜用廣角鏡頭。廣角鏡頭從上向下俯拍,往往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追求漫畫效果例外),不宜采用。近拍特寫有時用俯拍,求得特別的視覺衝擊力。

總之,拍攝角度的選取和其他規則一樣沒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據實際情況、表達內容、構圖需要等靈活把握。

(7)夜晚戶外人像

夜晚拍人像隻有閃光燈為主要光源照明。一般采用機位閃光(熱靴插座)和離機閃光,有前後簾同步閃光功能的相機可方便地拍攝夜晚環境下的戶外人像。要讓人物與環境都有圖像都清楚,測光應以環境的曝光值為基礎(調整好光圈與快門速度的組合)。還可以利用有同步感應閃光功能的閃光燈實施二燈或二燈以上的閃光照明。

(8)溝通交流

這是獲取好畫麵的要點。戶外人像的寬鬆環境,給這一要素提供了良好基礎。但要想把人物的感情和神態充分表現在畫麵上,關鍵點在於拍攝者與拍攝對象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交流、溝通,盡可能充分地調動拍攝對象的激情與真情。愉快心情與自然表情統一,憂鬱心態與沉浮人生相協調,方能拍出富於個性和感染力的戶外人像力作。

(9)一個小規則

讓拍攝者有一個注視點,可以是相機鏡頭,可以是你舉起的拳頭,忌目光茫然。

風景攝影

自然風景攝影沒有必要始終考慮忠實於原景的攝影問題。莫不如考慮如何取景構圖。攝影者自己的意圖想象是什麼,其主體性要明確。攝影時就可以想象出洗印結果的人才能有高水平的作品。

自然風景的表現千變萬化。四季不同的陽光、氣候、氣象條件引起的日時變化及自然光的綺麗色彩等都可導演出各式各樣的自然風景。對自然風景中靜的世界、動的世界、嚴峻、剛毅狀態的表現,因攝影者感受不同而不同。在自然風景攝影中,攝影者的感性非常重要。它與作品的個性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