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兼顧剪輯。拍攝隻是一場計劃周密的戰役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要從技術與藝術上掌握鏡頭攝製與剪接的基本規律。當我們用攝像機記錄眼前的景物時,每一個機位的選擇,每一次“推、拉、搖、移”的運作,都要考慮到後期製作時的編輯可能性,這樣才能製定出切實有效的拍攝方案來。
第四,是捕捉高潮。在婚禮之類的場合下,火爆熱鬧的高潮場麵卻是不可或缺的影像元素,當我們拍攝一場盛大的典禮時,對戲劇性場麵的出現要有敏感的預見性和迅猛的捕獲能力,要悉心觀察每一位心潮澎湃的人,突出每一個姿態張揚的動作,記錄每一句飽含深情的話語,將情緒貫注於鏡頭裏,濃墨重彩地呈現一場人生的盛宴。
(2)婚禮攝像的前期準備
婚禮攝像的前期準備,當老一輩的還在翻著發黃的老照片,回味著過去美好的時光時,我們這些年青的新新人類都已在充分地享受著數碼時代帶來的快樂!
器材選擇:
首先,是看體積。要能顯氣派,最好能選擇那些大個兒的攝像機,雖然體積大、機身重的攝像機便攜性較差,而且長時間拍攝也比較累,但是它的穩定性好,看起來顯得專業一點,會讓您的朋友或客戶看起來很有麵子。
其次,是看質量。攝像機的質量是重中之重,而不是看你的機器是模擬的還是數碼的,也不是看你的機子有什麼花樣功能。在婚禮攝像中不出現任何問題是做好婚禮攝像的首要條件,拍攝電視劇導演可以隨時停止拍攝,也可重複拍攝一個鏡頭,直至成功為止。而婚禮攝像就不同了,一個好的重要的鏡頭在這種場合隻會出現一次,你把握不好就會錯失良機。建議使用3CCD的攝像機,它能夠確保達到高解像度及色彩重現效果,色彩還原更準確,細節更極致,更忠實於自然的顏色。
再次,是看適應性。因為婚禮拍攝一會兒要拍攝室外景色,一會又要拍攝室內場麵,一會光線強,一會光線弱,這樣攝像性的適應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目前好的數碼攝像機的最低照明度可以達到2 lux。
最後,是看防抖。在進行婚禮拍攝時,因為很多場麵不能用三腳架,且有時需要在行進的過程中拍攝,防抖功能好的攝像機可以減輕畫麵的動蕩。您最好選擇具有光學防抖係統的攝像器,這樣的攝像機它的CCD像素要把全部得到利用,確保數碼攝像機的高畫質,搖鏡和變焦時也自然平穩。
(3)動感鏡頭的拍攝
第一,移攝花車。為了表現強烈的喜慶色彩,您可以對花車運用。“弧形移動”的移攝方法進行拍攝。就是把攝像者手握攝像機,對著花車,然後圍繞花車以圓形或弧形方向移動,而不是直線移動。這樣拍攝出來的鏡頭極富臨場感,更能讓人真正感覺到畫麵在動,其效果比較自然。在拍攝時要注意步伐的移動,如果你想向右邊側步行走,首先要兩腿微曲,再把左腳移到右腳前,讓右膝的前端碰到左膝的背部,當左腳碰到地麵時,把身體的重心慢慢移轉到左腳上,然後把右腳向後繞過左腳站穩……依次重複以上的動作,就會完成整個拍攝過程,這樣可以避免走路時帶來的震動,使機器的移動達到滑行的效果。弧攝的弧度不宜過大或過小,且在整個片段中,花車都應該維持在畫麵中央。在進行移動拍攝時應力求畫麵平穩,而平穩的重要一點在於保持畫麵的水平。無論鏡頭運動速度快或慢,角度方向如何變化,如非特殊的表現,地平線應基本處於水平狀態。當然,無論如何變化,您要保持拍攝一直都在拍攝範圍內,且隨時調整焦點以保證被攝主體始終在景深範圍之中。
第二,跟攝新人。在攝像時需要運用一些跟攝鏡頭,這樣可以真實地記錄新娘的一些行動情況及事件發生的經過,能給人一種真實感。在進行跟攝拍攝時可以采用前跟、後跟、側跟這三種方式。前跟是從被攝主體的正麵拍攝,也就是攝像師倒退拍攝,背跟和側跟是攝像師在人物背後或旁側跟隨拍攝的方式。跟攝時要用畫框始終“套”住運動中的主體,使觀眾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視點相對穩定,形成一種對動態人物或物體的靜態表現方式,使動體的運動連貫而清晰。利用跟攝方法進行攝像,要盡量使用數碼攝像機的自動功能,如光圈調節、快門速度調整、自動調整白平衡以及自動對焦等等,以拍攝出清晰的畫麵。在跟攝時跟上、追準被攝對象是跟鏡頭拍攝的基本要求。不管畫麵中人物運動如何上下起伏、跳躍變化,跟鏡頭畫麵應基本上是或平行、或垂直的直線性運動。另外,跟鏡頭是通過機位運動完成的一種拍攝方式,鏡頭運動起來所帶來的一係列拍攝上的問題,如焦點的變化、拍攝角度的變化、光線入射角的變化,也是跟鏡頭拍攝時應考慮和注意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