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廚房化學概述(3 / 3)

要使火燒起來,必須有氧氣或氧化劑與可燃物共存。以煤氣為例,當空氣供給不當時會發生飄火、脫火及回火現象。“飄火”指火焰的上部出現黃色亮光的無力飄焰,這樣的燃燒不充分,應加大通入空氣量。“脫火”指煤氣火焰懸空,而且發出吼聲,原因是空氣量太大,煤氣壓力太高或火口周圍風太大,應予適當調整。“回火”指火焰縮進火眼,其原因是煤氣壓力太低,燃燒器內的油汙太多或燃燒管道內溫度太高。

2.化學滅火

家裏煮飯、取暖,如果用火不當或不慎會造成火災。發生小火災時,可以自己及時用滅火器滅火。發生大火災時,應打“119”電話報警,請消防隊撲救。

火器有多種,如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1211滅火器、四氯化碳滅火彈等。泡沫滅火器的鋼筒裏分裝著碳酸氫鈉、硫酸鋁和發泡劑等化學物質,使用時要把滅火器倒立過來使裏麵的化學物質充分混合而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和泡沫。二氧化碳氣體比空氣重得多,它既不能燃燒又不助燃,它蓋在燃燒物上麵,使燃燒物質和空氣隔絕開來,火就被撲滅了。二氧化碳滅火器鋼瓶內裝著液體的二氧化碳,救火時一開閥門,強大的二氧化碳氣流就通過連接著的喇叭口噴滅火焰。1211滅火器很適宜居民家庭使用,它體積小巧,使用方便。內裝二氟一氯一溴甲烷。這種物質在高溫下能分解產生遊離基,參與燃燒反應而中止燃燒,是典型的化學抑製法滅火。滅火彈裏裝的是四氯化碳,一般適用於新村或單位。常溫下的四氯化碳是液體,一旦靠近火焰很容易變成氣體。它比同體積的空氣重得多,且能緊緊地包圍住火焰而隔斷氧氣。因四氯化碳不導電和不汙損室內陳設,故尤其適用於電線、電器著火時的撲救。

3.煤氣中毒

氣溫寒冷的冬天,人們習慣於緊閉門窗,生爐取暖。每逢此時,謹防“煤氣中毒”!

煤氣中毒,輕者頭暈心慌、四肢無力;重者昏迷不醒,呼吸微弱,搶救不及時甚至可能死亡。煤氣的有毒成分是什麼呢?煤氣主要來自灶具或火爐中的不完全燃燒,有毒成分主要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無色、無味,可使人不知不覺地中毒。它被人吸入後,透過肺泡進入血液,搶先和負責輸送氧氣的血紅蛋白牢牢結合,使血紅蛋白喪失了和氧結合的能力。人斷絕了氧氣的供應,就會頭暈心慌,昏迷不醒,甚至死亡。空氣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達到萬分之幾的時候,人就會中毒。

人們往往有一種錯覺,認為一氧化碳有嗆鼻味。其實,煤氣裏散發出的刺鼻氣味並不是一氧化碳的味道,而是二氧化硫之味。因此,用聞味來判斷有無一氧化碳是不科學的。既然煤氣沒有臭味,為什麼管道煤氣和液化石油氣都有一股難聞的臭味呢?其實,煤氣或者液化石油氣都沒有臭味。煤氣裏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CO)、甲烷(CH4)或者氫氣(H2)都是無色無臭的氣體。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丙烷、丁烷、丙烯、丁烯雖有點汽油味,但並不臭。正是因為有臭味可以使人警覺,所以人們就特意在燃料氣裏摻進一點臭得出奇的、對人的嗅覺非常敏感的醇硫,充當臭味報警員,以便及時發現漏氣並采取措施,防止發生爆炸、火災和中毒事故。